处处是欢心,时康岁已深
出处:《升平词十首 其三》
唐 · 薛能
处处是欢心,时康岁已深。
不同三尺剑,应似五弦琴。
寿笑山犹尽,明嫌日有阴。
何当怜一物,亦遣断愁吟。
不同三尺剑,应似五弦琴。
寿笑山犹尽,明嫌日有阴。
何当怜一物,亦遣断愁吟。
注释
处处:到处。欢心:喜悦。
时康:时光安宁。
岁已深:岁月已深沉。
不同:不再是。
三尺剑:短剑,象征争斗。
五弦琴:比喻和谐。
寿笑:长寿之人笑看。
山犹尽:山峦依旧。
明嫌:明亮的日子也嫌。
日有阴:光阴有阴晴。
何当:何时能。
怜一物:对万物生出怜悯。
遣断:让...中断。
愁吟:忧愁的诗篇。
翻译
到处都充满喜悦,时光安宁岁月已深沉。不再像短剑般争斗,更像五弦琴般和谐。
长寿之人笑看山峦依旧,明亮的日子也嫌光阴有阴晴。
何时能对万物生出怜悯,也让忧愁的诗篇得以中断。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薛能的作品,名为《升平词十首(其三)》。诗中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享受和赞颂,以及对岁月静好的珍惜。
"处处是欢心,时康岁已深。" 这两句描绘出一个充满欢乐、安康的生活场景,岁月悠久而又平和。
"不同三尺剑,应似五弦琴。" 这里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自己对于内心世界的追求,不是那锋利的武器,而是像琴瑟般能够演奏出美妙音乐的东西,象征着文雅与艺术的追求。
"寿笑山犹尽,明嫌日有阴。" 这两句则描写了一种对生命和时间的珍视,希望快乐长久,不愿看到任何不完美,如同嫌弃偶尔出现的阴霾天气。
最后一句 "何当怜一物,亦遣断愁吟。" 表达了诗人对于某些事物的怜悯之情,同时也希望通过这种情感来抒发自己的忧愁。
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生活美好的享受和内心世界的追求,以及对时间流逝的珍惜与不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