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雨声喧万壑雷,奔流明日自天来
出处:《六月四日大水》
宋 · 周紫芝
夜雨声喧万壑雷,奔流明日自天来。
深疑瓠子河初决,复讶浮山堰始摧。
水涸成梁真漫尔,山行乘橇信悠哉。
望中何物关诗眼,银海光中碧玉堆。
深疑瓠子河初决,复讶浮山堰始摧。
水涸成梁真漫尔,山行乘橇信悠哉。
望中何物关诗眼,银海光中碧玉堆。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六月四日一场大水的壮观景象,诗人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磅礴力量与美丽。
首句“夜雨声喧万壑雷”,开篇即以强烈的听觉和视觉效果,描绘了一场暴雨的来临,雨声如雷鸣般响彻山谷,营造出一种紧张而震撼的氛围。接着,“奔流明日自天来”一句,将视线从地面转向天空,仿佛那奔腾的水流是从天际而来,充满了神秘与不可预测的力量感。
“深疑瓠子河初决,复讶浮山堰始摧”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眼前的洪水与历史上的瓠子河决堤、浮山堰崩溃相提并论,既表达了对洪水威力的敬畏,也暗示了自然现象的普遍性和历史的轮回。
“水涸成梁真漫尔,山行乘橇信悠哉”则转而描写洪水退去后的景象,桥梁在水退后显得格外渺小,山路行走时乘橇(古代的一种交通工具)显得轻松自在,对比鲜明,展现了自然力量的消逝与人类生活的回归常态。
最后,“望中何物关诗眼,银海光中碧玉堆”两句,诗人将目光投向远方,只见一片银色的海洋中,碧绿的山峦如同堆砌的玉石,美不胜收。这一句不仅描绘了壮丽的景色,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与赞美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大自然的雄伟与美丽,同时也蕴含了对生命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