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良辰不浪出,坐久无谁言全文

良辰不浪出,坐久无谁言

出处:《九日至苏家园
宋 · 周紫芝
良辰不浪出,坐久无谁言
闲携老铃去,旋觅登高樽。
悠然理孤策,徐行当华轩。
步穿鼪鼯径,来过鸡犬村。
炊烟起茅庐,衍沃多平原。
翳翳桑柘密,霭霭禾黍繁。
黄童与白叟,相携负朝暄。
我求方寸地,拟设常关门。
谁知南冈底,近有苏家园。
心知淳朴处,可避喧嚣烦。
归来得好语,高意谁当论。
他年刘子骥,定觅桃花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九月九日前往苏家园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美景和淳朴生活的向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悠然理孤策”、“炊烟起茅庐”、“黄童与白叟,相携负朝暄”,生动展现了田园生活的宁静与和谐。

首句“良辰不浪出,坐久无谁言”,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不愿轻易浪费,也暗示了内心的孤独。接着,“闲携老铃去,旋觅登高樽”,写出了诗人独自漫步,寻找美酒以助兴的情景,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洒脱。

“悠然理孤策,徐行当华轩”,描绘了诗人悠然自得地行走于繁华之中的情景,虽身处繁华,却能保持内心的平静与淡泊。“步穿鼪鼯径,来过鸡犬村”,通过描述穿过山林小径,路过村落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风光的欣赏与喜爱。

“炊烟起茅庐,衍沃多平原”,描绘了一幅炊烟袅袅、田野广阔的乡村景象,充满了生活气息。“翳翳桑柘密,霭霭禾黍繁”,进一步描绘了树木茂盛、庄稼繁茂的田园风光,营造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氛围。

“黄童与白叟,相携负朝暄”,通过描写儿童与老人相互扶持,享受早晨温暖阳光的画面,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我求方寸地,拟设常关门”,表达了诗人渴望找到一方静谧之地,远离尘嚣,追求内心安宁的愿望。

最后,“谁知南冈底,近有苏家园”,点明了诗人最终到达的目的地——苏家园,这里或许就是他心中理想的避世之所。“心知淳朴处,可避喧嚣烦”,强调了苏家园的淳朴与宁静,是躲避喧嚣的理想之地。“归来得好语,高意谁当论”,表达了诗人归途中的感悟,以及对这种高远意境的思考与分享。

“他年刘子骥,定觅桃花源”,借用晋代陶渊明《桃花源记》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未来能够找到类似理想之地的期待,同时也寄托了对现实生活中难以寻觅真正宁静与和谐的感慨。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