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居市北子市南,中间万口喧春蚕
出处:《畏雨不出简张端袤昆仲符伯寿诸兄》
宋 · 刘宰
我居市北子市南,中间万口喧春蚕。
子来自南我自北,缭绕东西厌匍匐。
块坐不言中有得,谷鸟一声惊昼息。
翻然却念友多闻,独有君家好弟昆。
啸轩团团朝至昏,古往今来入讨论。
兴来握手眇乾坤,一鼓平沙万马奔。
隔墙更唤符夫子,青眼相看忘汝尔。
金丸屡堕铜壶冰,欲竟书囊了无底。
不辞勇往问荀陈,脩竹亭前一欠伸。
朝来好语闻行人,老龙驾雨上天津。
子来自南我自北,缭绕东西厌匍匐。
块坐不言中有得,谷鸟一声惊昼息。
翻然却念友多闻,独有君家好弟昆。
啸轩团团朝至昏,古往今来入讨论。
兴来握手眇乾坤,一鼓平沙万马奔。
隔墙更唤符夫子,青眼相看忘汝尔。
金丸屡堕铜壶冰,欲竟书囊了无底。
不辞勇往问荀陈,脩竹亭前一欠伸。
朝来好语闻行人,老龙驾雨上天津。
注释
我:诗人自己。居:居住。
市北:城市北部。
子:你。
喧:喧闹。
春蚕:比喻忙碌的人群。
缭绕:环绕。
东西:方位词。
匍匐:爬行,形容拥挤。
块坐:静坐。
得:收获。
谷鸟:山谷中的鸟。
翻然:忽然。
友多闻:博学的朋友。
弟昆:兄弟。
啸轩:谈论的场所。
团团:整天。
讨论:交谈,讨论。
兴来:兴致勃勃。
乾坤:天地。
鼓:鼓声。
隔墙:隔壁。
符夫子:姓符的先生。
忘汝尔:忘记你的身份。
金丸:比喻读书。
铜壶冰:形容书卷之多。
书囊:书箱。
荀陈:历史人物,这里指学问渊博的人。
脩竹亭:修竹装饰的亭子。
欠伸:伸懒腰。
行人:过路的人。
老龙:比喻有威望的人。
天津:古代地名,这里指京城。
翻译
我住在市北你住在市南,中间人群喧闹如春蚕忙忙。你从南方我从北方,我们在东西两侧环绕,对拥挤厌倦了匍匐求进。
静坐无声中有所领悟,谷鸟鸣叫打破白日宁静。
忽然想起朋友博学多识,唯独你家兄弟最为出色。
整日里在轩中相聚论谈,从早到晚古今话题不断。
兴起时握手论天下,一击鼓声如同万马奔腾。
隔着墙又唤符先生,目光炯炯忘却彼此身份。
金丸频繁落入铜壶冰中,想读尽书卷却无止境。
不惧艰险向荀陈请教,竹亭前伸个懒腰歇息。
清晨听到好言从路人来,老龙驾驭风雨直上天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深厚的情谊。诗人居住在市北,朋友则居于市南,两地之间有着万千人口,这些人就像春日中的蚕虫一般繁盛。诗人和友人相向而行,却又在东西两个方向交织着复杂的关系。这一切都未曾言说,但心中却有一种满足感。突然间,谷间的鸟鸣声惊醒了白昼的休息,让诗人想起了那些多闻的朋友,其中只有君家那位弟兄最为出色。
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如同朝至夜未之际不断翻涌,不断地回忆着过去与现在的一切,讨论着古往今来的种种。这种情感充沛到让诗人觉得整个乾坤都被握在手中,而一声号角响起,万马奔腾,场面宏大。
即便隔墙相望,也能听到符夫子的呼唤,两人的目光交汇,却又仿佛忘记了彼此的存在。诗中的金丸屡堕铜壶冰,是对友情深度的比喻,书囊中之物无尽,象征着这份情谊深不可测。
诗人不辞劳苦地前往探问荀陈等人的消息,而在脩竹亭前,他却悠然自得地伸了一个懒腰。清晨的好语传来了行人,那老龙驾驭着雨云,直上天津,形象壮丽。
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的观察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种深厚的情谊和复杂的社会关系,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生活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