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阳宫,香姜阁,高寒碧瓦千门开
出处:《晋太康九年残砖砚歌》
清 · 朱紫贵
张郎贻我砖一枚,乃自官奴城下来。
纪元太康纪年九,断纹斑剥如云雷。
典午寰区才混一,铜驼转盼薶蒿莱。
龙骧将军三级塔,不有赵逸谁知哉。
顽质块然瓦砾比,故应起灭如飞灰。
胡为历久尚完好,声价欲比铜爵台。
当其抟埴为胚胎,岂意琢削为砚材。
檀匣锦茵一位置,遂登几席离尘埃。
竹头木屑无弃物,焦琴柯笛有别裁。
苟非因才妙驱使,岂免掷弃荒烟堆。
自来物物有遭际,抱才何患终沈薶。
独恨不识王右军,为把栗尾书麝煤。
羽阳宫,香姜阁,高寒碧瓦千门开。
非无千秋万岁字,寒芜蔓草空徘徊。
尔独因缘结翰墨,龙尾凤味相朋侪。
我歌此歌三太息,古今貉邱土一抔。
纪元太康纪年九,断纹斑剥如云雷。
典午寰区才混一,铜驼转盼薶蒿莱。
龙骧将军三级塔,不有赵逸谁知哉。
顽质块然瓦砾比,故应起灭如飞灰。
胡为历久尚完好,声价欲比铜爵台。
当其抟埴为胚胎,岂意琢削为砚材。
檀匣锦茵一位置,遂登几席离尘埃。
竹头木屑无弃物,焦琴柯笛有别裁。
苟非因才妙驱使,岂免掷弃荒烟堆。
自来物物有遭际,抱才何患终沈薶。
独恨不识王右军,为把栗尾书麝煤。
羽阳宫,香姜阁,高寒碧瓦千门开。
非无千秋万岁字,寒芜蔓草空徘徊。
尔独因缘结翰墨,龙尾凤味相朋侪。
我歌此歌三太息,古今貉邱土一抔。
鉴赏
这首清代朱紫贵的《晋太康九年残砖砚歌》以砖砚为题,通过描述一块来自官奴城的残砖被制成砚台的过程,展现了物尽其用的主题。诗人首先惊叹砖砚的古老历史和斑驳纹理,暗示了时代的变迁与人事的沧桑。接着,他将砖砚的命运与历史人物龙骧将军和赵逸相联系,强调了即使在动荡时期,仍有物品得以留存。
诗中提到砚台从瓦砾般的平凡到成为文房之宝,体现了作者对人才的感慨,认为只有得到恰当的使用,才能发挥其价值,否则就会被遗忘。诗人遗憾未能亲眼见到王右军这样的书法大家使用这块砚台,但也赞赏砚台与墨宝相伴的缘分。
最后,诗人将砚台置于宫殿之中,与千秋万岁的字迹形成对比,表达了对砚台得以流传的庆幸,同时也感叹历史的无情。整首诗寓言深刻,借砚台的命运表达了对人才命运的思考,以及对文化传承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