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野碓閒春水,春桥冷度云全文

野碓閒春水,春桥冷度云

出处:《槐林院二首 其二
宋 · 邓犀如
竹树参差合,川原远近分。
幡幡晴后见,钟磬夜中闻。
野碓閒春水,春桥冷度云
庭空游客散,鸣鸟自呼群。

注释

竹树:竹林与树木。
参差:错落有致。
川原:山川大地。
远近:远处近处。
幡幡:形容事物清晰的样子。
晴后:雨后天晴。
钟磬:寺庙中的打击乐器。
夜中:夜晚。
野碓:野外的石碾。
閒:同‘闲’,空闲。
春水:春天的溪流。
春桥:春天的桥。
冷度:冷清度过。
庭空:庭院空旷。
游客:游人。
散:散去。
鸣鸟:叫唤的鸟儿。
自呼群:自顾自地成群。

翻译

竹林与树木错落有致,山川大地远处近处分明。
雨过天晴后清晰可见,夜晚还能听到钟磬声。
野外的石碾利用春水工作,春桥上空冷清,只有云朵飘过。
庭院空旷,游人已散,只有鸟儿自顾自地成群叫唤。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风光图。"竹树参差合,川原远近分"表达了竹林与溪流交织在一起的景象,其中“参差”形容竹子不规则地长成一片,而“合”字则暗示着竹林的密集和连绵。"幡幡晴后见,钟磬夜中闻"则通过视觉与听觉的对比,表现了日光下竹影摇曳与夜晚钟声传来的宁静氛围。

接下来,“野碓閒春水,春桥冷度云”描绘出溪水潺潺流过荒废的磨盘旁,以及古老的石桥上飘浮着凉意和云雾。"庭空游客散,鸣鸟自呼群"则表达了庭院内游人散去后,一群群鸟儿在树木间自由地叫唤。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细腻的描写,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回归自然的心境。诗中多用比喻和象征手法,营造了一种恬静与淡远的情调,令人仿佛置身于画中,感受到那份宁静与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