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箫瑶瑟非今世,鲈脍蒪丝且对论
出处:《中秋再泛胥江》
明 · 邓云霄
良宵歌管动千门,得似空江酒一尊。
月绕鹊枝低拂席,水摇鸥梦远浮村。
洞箫瑶瑟非今世,鲈脍蒪丝且对论。
风物江南殊不恶,悠悠作客信乾坤。
月绕鹊枝低拂席,水摇鸥梦远浮村。
洞箫瑶瑟非今世,鲈脍蒪丝且对论。
风物江南殊不恶,悠悠作客信乾坤。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中秋之夜在胥江泛舟的情景,充满了浓厚的江南风情和诗人的情感寄托。
首句“良宵歌管动千门”,开篇即点出这是一个美好的夜晚,歌声与乐声在千家万户中回荡,营造出一种热闹而又温馨的氛围。接着,“得似空江酒一尊”一句,诗人将自己置身于广阔的江面之上,仿佛与天地间的一杯酒相映成趣,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寄情山水的心境。
“月绕鹊枝低拂席,水摇鸥梦远浮村”两句,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月光洒在鹊枝上,轻柔地拂过船席,水面波光粼粼,鸥鸟似乎在梦中飞翔,远处村落若隐若现的画面,既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宁静美好,也蕴含着诗人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向往。
“洞箫瑶瑟非今世,鲈脍蒳丝且对论”两句,诗人以古代的乐器和美食为喻,表达了对古典文化的追慕以及与友人共赏美食、畅谈古今的愉悦之情。这里的“洞箫瑶瑟”象征着高雅的艺术享受,“鲈脍蒳丝”则代表了美味的食物,两者结合,体现了诗人对生活品质的追求。
最后,“风物江南殊不恶,悠悠作客信乾坤”两句,诗人感慨江南的风土人情美好,即使身处异乡,也能感受到天地间的广阔与自由。这两句不仅表达了诗人对江南的喜爱,也流露出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即无论身处何方,都能找到心灵的归宿和生活的乐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中秋之夜在江面上泛舟的独特体验,以及诗人对自然美景、古典文化、友情与生活的深刻感悟,充满了诗意与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