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华朝未晞,滴沥含虚光
出处:《寺居清晨》
唐 · 刘复
高枕对晓月,衣巾清且凉。
露华朝未晞,滴沥含虚光。
隔竹闻汲井,开扉见焚香。
幽心感衰病,结念依法王。
青冥早云飞,杳霭空鸟翔。
此情皆有释,悠然知所忘。
露华朝未晞,滴沥含虚光。
隔竹闻汲井,开扉见焚香。
幽心感衰病,结念依法王。
青冥早云飞,杳霭空鸟翔。
此情皆有释,悠然知所忘。
拼音版原文
注释
高枕:形容舒适地躺着。晓月:清晨的月亮。
衣巾:衣物。
清且凉:清新且凉快。
露华:露水。
晞:干。
虚光:微弱的光线。
隔竹:隔着竹林。
汲井:打水。
焚香:点燃香料。
幽心:深沉的心思。
衰病:衰老和疾病。
依法王:遵循佛法。
青冥:青天。
杳霭:深远而模糊。
空鸟翔:鸟儿在空中飞翔。
此情:这种情感。
释:解脱。
悠然:悠闲自在。
忘:忘记。
翻译
我高枕而眠,面对清晨的明月,衣巾清新又凉爽。晨露还未干,滴滴晶莹,映照着虚无的光芒。
隔着竹林听到打水声,开门就看见有人在焚烧香料。
内心深处的感受因衰老和疾病而触动,我一心向佛法。
青天之上,早起的云彩飘动,远处的鸟儿飞翔在朦胧中。
这些情感都有了解脱之道,我悠然自得,忘却了尘世烦恼。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清晨场景,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心境自在的情怀。
“高枕对晓月,衣巾清且凉。”这里设定了整首诗的意境,高枕指的是窗台或床榻较高的地方,对着清晨的月光,衣服上沾湿的露珠清凉可人。这种描写既映衬出夜未尽的宁静,也暗示了一种闲适自得的心态。
“露华朝未晞,滴沥含虚光。”露水在早晨尚未蒸发,依然挂在叶尖或窗棂上,反射着微弱的阳光。这里通过露珠和阳光的交织,增添了一份清新与神秘。
“隔竹闻汲井,开扉见焚香。”诗人隔着竹林听到了取水的声音,然后推门而入,便看到了祭祀或冥想时燃烧的香。这里传达出一种隐逸生活的宁静和对宗教仪式的尊重。
“幽心感衰病,结念依法王。”诗人在这宁静的清晨中反思内心的忧虑与疾病,但他的心灵却能找到依托,这里的“法王”可能指的是佛教中的某位祖师或信仰。
“青冥早云飞,杳霭空鸟翔。”天边的云彩在清晨迅速飘逸,而远处山谷间,似乎隐约可见飞鸟的身影。这里描绘了一个开阔的自然景观,同时也象征着心灵的自由与解脱。
“此情皆有释,悠然知所忘。”在这样的清晨中,所有的情感都能找到释放的途径,诗人以一种超然的心态,知道该如何遗忘世间纷扰。
整首诗通过对寺院清晨景象的描写,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与精神追求,表达了一种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和对佛教信仰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