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士雅今亡恙,老病何由共著鞭
出处:《小雨出西门五里至东岳庙》
宋 · 陆游
埋没文书每自怜,偷闲出郭一欣然。
稻陂雨细丰年候,槐陌风清嫩暑天。
心似春鸿宁久住,身如秋扇合长捐。
平生士雅今亡恙,老病何由共著鞭。
稻陂雨细丰年候,槐陌风清嫩暑天。
心似春鸿宁久住,身如秋扇合长捐。
平生士雅今亡恙,老病何由共著鞭。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文书:指公文、书信等繁重的工作。自怜:自我怜悯,感叹才华被埋没。
偷闲:偷偷找时间休息。
郭:城墙外,这里指城市边缘。
稻陂:稻田边的池塘。
丰年候:丰收的征兆。
槐陌:长有槐树的小路。
嫩暑天:初夏清爽的天气。
心似春鸿:比喻心志像春天的鸿雁。
宁久住:不愿长久停留。
秋扇:秋天不再使用的扇子,比喻无用之物。
合长捐:最终被抛弃。
士雅:士人的高尚品格。
亡恙:没有疾病。
老病:年老体衰。
何由共著鞭:如何能再次鼓起勇气前行。
翻译
常常感叹埋没在文书堆中,偶尔偷得闲暇走出城郭,心情愉悦。细雨润湿稻田预示着丰收的年景,槐树小路清风习习,正值初夏宜人时光。
我的心就像春天的鸿雁,难以长久停留一个地方,身体如同秋扇,终究会被弃置。
一生追求士人的高雅如今并无大碍,只是年老多病,不知如何再奋发向前。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小雨出西门五里至东岳庙》,描绘了诗人雨中出行,感受到丰收在望的喜悦,以及对时光流转、人生无常的感慨。首句“埋没文书每自怜”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埋头文书工作的厌倦和自我怜惜,而“偷闲出郭一欣然”则流露出对暂时摆脱繁琐事务的欣喜。接下来,“稻陂雨细丰年候”通过细腻的雨景,预示着即将到来的丰年,显示出诗人对农事的关心。
“槐陌风清嫩暑天”进一步描绘了宜人的夏日景色,微风拂过槐树小径,气候清爽,让人感到舒适。“心似春鸿宁久住”以春鸿比喻诗人的心,暗示其渴望自由,不愿长久拘泥于当前境况。“身如秋扇合长捐”则借秋扇被弃之物,表达自己老病之身难以再有所作为的无奈。
最后两句“平生士雅今亡恙,老病何由共著鞭”感慨平生追求的士人雅致如今已成过往,面对老病缠身,不禁自问如何还能振奋精神,积极向前。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生活的热爱,又有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展现了陆游深沉的人生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