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民亦有言,识字忧患始
出处:《仓颉造字台》
清 · 管世铭
万古不长夜,斯文焕初启。
羲皇画卦爻,厥佐得仓史。
仰观星斗象,俯察蹄迒理。
作字代结绳,百度立纲纪。
功在尧文先,宣尼称后死。
遗台如果在,庙食无千祀。
胡令西来僧,筑室踞其趾。
或云梵祛偻,本出同父耳。
旁行及左行,渊源无异揆。
斯言讵合经,儒者未敢是。
小学今废绝,俗书方填委。
不知有籀斯,安论蝌蚪起。
翻惭异域人,各守开辟轨。
谁当执此咎,已往无可訾。
又疑初造时,鬼哭何不知。
先民亦有言,识字忧患始。
羲皇画卦爻,厥佐得仓史。
仰观星斗象,俯察蹄迒理。
作字代结绳,百度立纲纪。
功在尧文先,宣尼称后死。
遗台如果在,庙食无千祀。
胡令西来僧,筑室踞其趾。
或云梵祛偻,本出同父耳。
旁行及左行,渊源无异揆。
斯言讵合经,儒者未敢是。
小学今废绝,俗书方填委。
不知有籀斯,安论蝌蚪起。
翻惭异域人,各守开辟轨。
谁当执此咎,已往无可訾。
又疑初造时,鬼哭何不知。
先民亦有言,识字忧患始。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管世铭的《仓颉造字台》描绘了仓颉这位传说中创造文字的重要人物。诗中赞扬了仓颉开启文明的伟业,他通过观察天地自然,如星辰和动物足迹,创造出文字以替代结绳记事,为后世建立了秩序与规范。诗中提到仓颉的功绩甚至超过了尧时期的文献,孔子也推崇他的贡献,尽管他的遗迹随着时间流逝而被遗忘,但仍有异国僧人在此建屋。
诗人对仓颉造字的起源提出疑问,指出小学教育的废弃和俗书泛滥使得人们对古文字的理解不足,感叹即使在遥远的异域,人们仍坚守文字的传统。最后,诗人反思仓颉造字之初可能带来的神秘感和先民对于文字带来的忧虑,表达了对历史的敬畏和对文字起源的深深思考。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寓含对古代智慧的敬仰和对文化传承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