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昔湟江上,相逢意便倾
出处:《廉州何使君挽诗二首 其二》
宋 · 张栻
忆昔湟江上,相逢意便倾。
胸中元浩荡,笔下更纵横。
士伏徐公德,人言景倩清。
定应乡里敬,枌社祭先生。
胸中元浩荡,笔下更纵横。
士伏徐公德,人言景倩清。
定应乡里敬,枌社祭先生。
注释
忆昔:回忆。湟江:古代河流名,今青海湟水。
相逢:相遇。
意便倾:心意立刻倾倒。
胸中:心中。
元:本来。
浩荡:广大,形容胸怀壮志。
笔下:手中笔下。
更:更加。
纵横:挥洒自如,形容文笔流畅。
士伏:士人敬仰。
徐公德:徐公的美德(此处可能指某位有德行的人物)。
人言:人们常说。
景倩清:景倩的清雅。
定应:必定。
乡里敬:家乡人的尊敬。
枌社:古代乡村的聚会场所,祭祀之地。
祭先生:祭祀这位先生。
翻译
回忆起在湟江边相遇的日子,那时心意就已深深倾倒。心中本就胸怀壮志,笔下更是挥洒自如,气势磅礴。
士人们都敬仰徐公的美德,人们常说景倩小姐清雅脱俗。
他必定会受到家乡人的尊敬,乡亲们会在社稷祭祀时纪念这位先生。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诗人与友相逢、交流情感和文学创作的佳作。诗中的“忆昔湟江上,相逢意便倾”表达了诗人对过往在湟江边与友人邂逅时的情感投入,那种倾心交谈的场景宛如昨日。在“胸中元浩荡,笔下更纵横”一句中,"胸中元浩荡"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内心的丰富情感和深邃思想,而"笔下更纵横"则展示了诗人的文学才华,无拘无束。
接下来的“士伏徐公德,人言景倩清”一句,表明诗人对徐公(可能指的是历史上的某位德高望重的人物)的敬仰之情,以及人们对于景倩(这也可能是当时有名的文人或政治人物)清廉的赞誉。最后两句“定应乡里敬,枌社祭先生”则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和尊师的敬意,以及在特定的场所(枌社,即古代的一种宗族聚会之地)举行祭奠活动以纪念先师。
整首诗通过流畅自然的语言,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深厚的人文情怀以及对文学艺术的追求和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