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虫微细欲何为,却与鹏抟共一机
出处:《题瑞宁草虫》
宋 · 许及之
候虫微细欲何为,却与鹏抟共一机。
须信人心关造化,蜻蜓能点蝶能飞。
须信人心关造化,蜻蜓能点蝶能飞。
鉴赏
这首诗以“题瑞宁草虫”为题,由宋代诗人许及之作。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独特见解。
首句“候虫微细欲何为”,描绘了自然界中微小的昆虫,如蚂蚁、瓢虫等,它们虽小却在自然界中扮演着不可忽视的角色。这里的“候虫”指的是随季节变化而活动的昆虫,它们的存在和活动似乎微不足道,但正是这些看似微小的生命构成了自然界复杂而微妙的生态链。
次句“却与鹏抟共一机”,通过对比手法,将微小的候虫与庞大的鹏鸟相提并论,暗示了自然界中不同生命形式之间的相互关联和平衡。鹏鸟翱翔于天际,象征着力量与自由;而微小的候虫则在地面上活动,两者虽然形态迥异,但在自然法则的支配下,共同构成了宇宙的和谐秩序。
后两句“须信人心关造化,蜻蜓能点蝶能飞”,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认为,人类的心思和行为同样影响着自然界的运作,即“人心关造化”。蜻蜓点水、蝴蝶飞翔,这些自然现象看似简单,实则蕴含着生命的智慧和自然法则的体现。诗人通过这两句,表达了对自然界奥秘的敬畏之情,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多样性和内在联系的深刻理解,同时也传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