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前此夕浑如昼,谁抱金环泣大刀
出处:《八月十四夜社集闻警》
明 · 张萱
鹊彩斜飞照雪袍,萧萧落木满庭皋。
欃枪未陨中黄老,刁斗时諠太白高。
碛日易阴须探夜,河冰欲壮急栅壕。
关前此夕浑如昼,谁抱金环泣大刀。
欃枪未陨中黄老,刁斗时諠太白高。
碛日易阴须探夜,河冰欲壮急栅壕。
关前此夕浑如昼,谁抱金环泣大刀。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八月十四夜晚,社会聚会时突然传来警报的情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紧张与期待交织的情绪。
首句“鹊彩斜飞照雪袍”,以喜鹊的色彩斜飞映照在雪白的衣袍上,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神秘的氛围。接着,“萧萧落木满庭皋”一句,通过落叶满地的景象,暗示季节的更迭和时间的流逝,为后文的紧张气氛埋下伏笔。
“欃枪未陨中黄老,刁斗时諠太白高”两句,运用了比喻和象征的手法,将未知的危机比作未坠落的欃枪星,以及高悬的太白星,暗示着危险的存在和不可预测性。同时,“中黄老”可能暗指国家或朝廷,表达了对国家安危的关注。
“碛日易阴须探夜,河冰欲壮急栅壕”则进一步描绘了面对危机时的应对之策。诗人提醒人们,面对即将来临的黑暗(比喻危机),需要在夜晚探查,而河冰的壮大则可能预示着防御措施的加强。这两句体现了人们在危机面前的警觉与准备。
最后,“关前此夕浑如昼,谁抱金环泣大刀”以夸张的手法,描述了危机来临时的光明与混乱,以及人们内心的恐惧与悲伤。关前的夜晚仿佛白昼一般明亮,却也意味着危机的迫近,有人怀抱金环(可能象征着财富或权力),哭泣着面对大刀(象征着暴力或战争),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和对未来的忧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生动地展现了社会在面临危机时的复杂情绪和应对策略,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和平与安全的深切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