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哉人世间,有此恶滋味
出处:《秋夜雨中》
明 · 杨循吉
一阵复一阵,萧萧忽然至。
空堂灯火昏,卧听惟独自。
何哉人世间,有此恶滋味。
能令伏枕人,百计不能寐。
一般听雨愁,天下无可譬。
郁郁沉沉然,探怀却无事。
空堂灯火昏,卧听惟独自。
何哉人世间,有此恶滋味。
能令伏枕人,百计不能寐。
一般听雨愁,天下无可譬。
郁郁沉沉然,探怀却无事。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独自在秋夜雨中的心境,充满了孤独与深沉的情感。
首句“秋风唯苦吟”,点明了季节与诗人的情绪状态。秋风本就带有凉意和萧瑟之感,而“苦吟”则暗示了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下,内心充满了忧愁与思考。这里的“苦吟”不仅仅是对诗歌创作的描述,更是诗人情感的外化,表达了他在孤独中寻求精神寄托的过程。
次句“举世少知音”,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孤独感。在广大的世界里,能够理解自己情感、思想的人寥寥无几,这不仅是对现实社会的感慨,也是对心灵深处渴望共鸣的呼唤。这种孤独感与前面的“苦吟”相呼应,共同构建了一个深邃、寂寞的意境。
后两句“窗前三更雨,灯前万里心”,将画面推向了更加细腻、具体的场景。窗外的雨声与室内的灯火形成鲜明对比,雨滴敲打窗户的声音仿佛是外界与内心的对话,而“万里心”则象征着诗人思绪的广阔与深远。这两句不仅描绘了物理空间上的距离,更展现了心灵上的辽阔与孤寂,使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诗人在静谧夜晚中对自我、对世界的深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秋夜雨中的场景,巧妙地融合了自然景观与诗人内心情感的表达,营造出一种既宁静又充满深意的艺术氛围。它不仅反映了诗人面对孤独与寂寞时的复杂心情,也传递了一种超越物质世界的精神追求,体现了唐代文人对于自我情感深度探索的独特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