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结静缘嗟未得,小桥羸马共君还
出处:《同潘朝贡分山题寺壁》
明 · 顾璘
江城南畔拥群山,野寺萧条万壑间。
客径远随寒涧入,禅扉长倚夕阳关。
澄潭气冷游龙伏,隅地冬深健犊间。
拟结静缘嗟未得,小桥羸马共君还。
客径远随寒涧入,禅扉长倚夕阳关。
澄潭气冷游龙伏,隅地冬深健犊间。
拟结静缘嗟未得,小桥羸马共君还。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顾璘的《同潘朝贡分山题寺壁》描绘了一幅山中寺庙的静谧景象。首句“江城南畔拥群山”点出寺庙坐落在江边群山之中,环境幽深。接着,“野寺萧条万壑间”强调了寺庙的偏远与荒凉,四周被深深的山谷环绕。
“客径远随寒涧入”描绘了蜿蜒的小路深入山涧,暗示了访客稀少,寺内清寂。而“禅扉长倚夕阳关”则进一步渲染了傍晚时分,寺门依偎在夕阳余晖中的宁静画面。
“澄潭气冷游龙伏”运用了比喻,将潭水比作沉睡的游龙,形象地表现了冬季潭水的平静和寒冷。最后一句“隅地冬深健犊间”,写出了牛儿在寒冬中依然健壮,反衬出寺庙周围环境的寂静和人迹罕至。
诗人以“拟结静缘嗟未得”表达了自己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但遗憾未能如愿。最后,他与友人潘朝贡一同骑着瘦弱的马,通过“小桥”离开,留下了一丝淡淡的离别之情。整首诗以景抒情,展现了山寺的孤寂与诗人内心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