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杖缓移苍霭径,钓丝偶动碧云波
出处:《夏日雨后閒居简秦余台太守》
明 · 赵完璧
夏木阴阴雨乍过,幽人独适向山阿。
啼莺隔岸笙簧细,古藓侵阶翡翠多。
竹杖缓移苍霭径,钓丝偶动碧云波。
巢由乐有明良在,枕上华胥醉后歌。
啼莺隔岸笙簧细,古藓侵阶翡翠多。
竹杖缓移苍霭径,钓丝偶动碧云波。
巢由乐有明良在,枕上华胥醉后歌。
鉴赏
此诗描绘了夏日雨后的静谧山居生活,诗人赵完璧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内心的宁静。首句“夏木阴阴雨乍过”,描绘了雨后初晴,树木郁郁葱葱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接着,“幽人独适向山阿”一句,点明了诗人的身份和行动,他独自漫步于山间,享受着这份宁静与自由。
“啼莺隔岸笙簧细,古藓侵阶翡翠多”两句,通过生动的细节描写,展现了山间生机勃勃的景象。远处传来莺鸟的啼鸣,仿佛是大自然的乐章;而古老的苔藓蔓延至台阶,翠绿的颜色增添了几分生机与古朴。这些细节不仅丰富了画面,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喜爱与感悟。
“竹杖缓移苍霭径,钓丝偶动碧云波”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山林中的行踪与心境。手持竹杖,缓缓行走于雾气缭绕的小径之上,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偶尔垂下的钓丝,在碧波荡漾的湖面上轻轻摇曳,既展现了生活的闲适,也寓意着内心的平静与淡泊。
最后,“巢由乐有明良在,枕上华胥醉后歌”两句,借用了古代隐士巢父、许由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与追求。同时,通过“华胥醉后歌”的比喻,暗示了在梦中或心灵深处,诗人找到了那份超越现实的快乐与满足。
整首诗通过对夏日雨后山居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内心宁静的追求以及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充满了诗意与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