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像平时设,遗衣忌日悬
出处:《先君澹足公忌日作》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墓木成围久,婆娑自弱年。
梦魂多雨夜,悽怆更霜天。
画像平时设,遗衣忌日悬。
父书难再读,最是教忠篇。
梦魂多雨夜,悽怆更霜天。
画像平时设,遗衣忌日悬。
父书难再读,最是教忠篇。
鉴赏
这首诗是明末清初诗人屈大均在先父忌日时所作,情感深沉,表达了对父亲的深切怀念与敬仰之情。
首联“墓木成围久,婆娑自弱年”描绘了父亲墓地周围树木茂盛,仿佛见证了时间的流转,岁月的沧桑。这里以“婆娑”形容树木随风摇曳的姿态,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也暗含着对父亲生命历程的回顾与感慨。
颔联“梦魂多雨夜,悽怆更霜天”则通过梦境和季节的变化,进一步深化了对父亲的思念之情。雨夜和霜天的凄凉景象,象征着内心的悲痛与哀思,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无情流逝和生命的脆弱。
颈联“画像平时设,遗衣忌日悬”描述了日常生活中对父亲的纪念方式。画像的设置和遗衣的悬挂,不仅是对外在记忆的保存,更是内心深处对父亲形象和精神的追忆。
尾联“父书难再读,最是教忠篇”表达了对父亲教导的深刻怀念。父亲留下的书籍,尤其是关于忠诚的教诲,成为了诗人一生的指引,难以忘怀。这一句不仅体现了对父亲智慧的尊重,也表达了对父亲人格魅力的崇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父亲墓地、梦境、日常纪念以及父亲遗言的描写,深情地表达了对已故父亲的怀念与敬仰,展现了深厚的人伦情感和对父亲教诲的深刻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