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轩任公子,本是钓鳌人
出处:《寄彰明任光禄遵圣》
宋 · 文同
轩轩任公子,本是钓鳌人。
手把虹蜺竿,一举百万钧。
得鳌谓无用,坐卷千丈纶。
却自絓蚯蚓,浅濑收纤鳞。
悠悠世上儿,不识此有神。
但将俗士眼,下视穷水滨。
手把虹蜺竿,一举百万钧。
得鳌谓无用,坐卷千丈纶。
却自絓蚯蚓,浅濑收纤鳞。
悠悠世上儿,不识此有神。
但将俗士眼,下视穷水滨。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轩轩:形容气度非凡。任公子:古代传说中的钓者。
钓鳌:比喻钓取非常大的目标。
虹蜺竿:形容钓竿色彩斑斓。
钧:古代重量单位,一百钧等于三十斤。
絓:缠绕、牵绊。
蚯蚓:比喻微不足道的事物。
纤鳞:细小的鱼鳞。
悠悠:形容时间长久或空间辽阔。
俗士:指见识浅薄的人。
穷水滨:偏远的水边,比喻世俗之地。
翻译
轩轩任公子,本是钓鳌之人。他手持彩虹般的钓竿,一甩就能钓起百万斤重的巨物。
捕获大鳌后认为无用,于是随手卷起千丈长的钓线。
反而被小小的蚯蚓所困,只能在浅溪中收获细小的鱼鳞。
世上的凡夫俗子,不明白这其中的神奇。
只用世俗的眼光,俯瞰着那遥远的水边世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英雄人物的形象,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展现了他超凡脱俗的力量与境界。诗中的“轩轩任公子”给人以威猛不屈的印象,而“手把虹蜺竿,一举百万钧”则显示出他惊人的力气。紧接着,“得鳌谓无用,坐卷千丈纶”一句,通过对巨大鱼鳌的轻视和对渔线的随意使用,进一步凸显了他的超脱与从容。
然而,在“却自絓蚯蚓,浅濑收纤鳞”这两句中,诗人又巧妙地转换了语气,展示了人物内心的柔软和细腻之处。这不仅丰富了人物形象,也为诗歌增添了一层深意。
最后,“悠悠世上儿,不识此有神。但将俗士眼,下视穷水滨”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世人浅薄视野的嘲讽,以及自己与众不同的高远情怀。这既是对人物精神境界的一种肯定,也反映出诗人自己的超然立场。
整首诗通过对主人公多面性格的刻画,展示了一种超脱世俗、自有豪情的生活态度,同时也折射出了诗人对于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