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只今放马桃林去,独对閒僧问佛经全文

只今放马桃林去,独对閒僧问佛经

出处:《赠盛公
明 · 释函可
几向燕然勒石铭,龙泉犹带血痕腥。
只今放马桃林去,独对閒僧问佛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赠予另一位名为盛公的僧人的场景,充满了深沉的禅意与历史的沧桑感。

首句“几向燕然勒石铭”,借用典故,燕然山是东汉名将窦宪大破北匈奴后刻石记功的地方,这里暗喻盛公曾有过卓越的功绩或深刻的修行经历,如同在历史的石碑上留下印记一般。同时,“几”字暗示了这些功绩并非轻易得来,而是经过多次努力和挑战才实现的。

次句“龙泉犹带血痕腥”,龙泉在这里象征着宝剑,带有血痕腥味则暗示了盛公过去可能经历了激烈的战斗或修行的艰苦过程,这不仅是身体上的磨砺,也是心灵上的洗礼。这一句通过形象的描写,展现了盛公坚韧不拔的精神面貌。

第三句“只今放马桃林去”,“放马”一词富有象征意义,既可能指盛公放下过去的功绩和荣誉,像放马归野一样,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自由;也可能指其前往桃林,寻找新的修行之地,开始新的旅程。这里的“只今”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变化,暗示盛公正在做出新的选择,踏上新的道路。

最后一句“独对閒僧问佛经”,描绘了盛公独自面对闲散的僧侣,探讨佛经的情景。这不仅体现了他内心的宁静与平和,也表明了他在修行路上的孤独与深思。通过“问佛经”,盛公不仅是在寻求知识,更是在探索生命的意义和宇宙的真理,体现了佛教修行中对智慧和觉悟的追求。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展现了盛公从过去的辉煌到现在的平静转变,以及他在修行道路上的深思与探索,充满了哲理性和艺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