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王希召幸,在远谁为通
出处:《王明君吟》
明 · 李攀龙
我本良家子,承恩入汉宫。
光彩射绮罗,语笑生春风。
君王希召幸,在远谁为通。
汉宫三十六,处处种梧桐。
美女八千名,各各分当熊。
黄金买颜色,丹青多益工。
宁知佳丽人,不出所图中。
黄金犹粪土,丹青复何功。
颜色非可恃,粉黛故难同。
因念长门赋,夙昔亦相蒙。
君王宠自娱,贱妾以和戎。
岂惜贱妾去,但惜长门空。
涕泣顾长门,从此逐秋蓬。
光彩射绮罗,语笑生春风。
君王希召幸,在远谁为通。
汉宫三十六,处处种梧桐。
美女八千名,各各分当熊。
黄金买颜色,丹青多益工。
宁知佳丽人,不出所图中。
黄金犹粪土,丹青复何功。
颜色非可恃,粉黛故难同。
因念长门赋,夙昔亦相蒙。
君王宠自娱,贱妾以和戎。
岂惜贱妾去,但惜长门空。
涕泣顾长门,从此逐秋蓬。
鉴赏
这首诗《王明君吟》由明代诗人李攀龙创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深宫女子的内心世界与命运沉浮。
开篇“我本良家子,承恩入汉宫”,诗人以第一人称视角,讲述了一个出身良家却因缘际会进入皇宫的女子,她身着华丽服饰,光彩照人,言谈笑声中充满春日般的生机与活力。然而,这样的美好背后却隐藏着深宫的冷酷与无情。
“君王希召幸,在远谁为通”一句,揭示了这位女子虽得宠于一时,却难以得到君王的频繁召见,她的命运如同被锁在深宫的笼中鸟,渴望自由却难以触及。
“汉宫三十六,处处种梧桐。美女八千名,各各分当熊”描绘了皇宫的庞大与繁华,以及众多美女的争艳,凸显出主人公在众多佳丽中的渺小与孤独。
“黄金买颜色,丹青多益工。宁知佳丽人,不出所图中”通过比喻,指出外在的美丽与权势并不能保证内心的幸福与安全,佳丽的命运往往被权力与欲望所操控。
“黄金犹粪土,丹青复何功。颜色非可恃,粉黛故难同”进一步强调了外貌与权势的虚幻性,指出真正的幸福与安全并非依靠这些外在因素,而是需要内心的坚韧与智慧。
“因念长门赋,夙昔亦相蒙。君王宠自娱,贱妾以和戎。岂惜贱妾去,但惜长门空。涕泣顾长门,从此逐秋蓬”以长门赋为典故,表达了主人公对失去宠爱的无奈与哀伤,她宁愿离开皇宫,也不愿看到自己曾经的居所变得空荡荡。这一段充满了对命运无常的感慨与对自由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对一位深宫女子命运的描绘,反映了古代宫廷生活的残酷与复杂,以及女性在男性主导社会中的脆弱与无助。诗人以深邃的情感和精湛的技艺,将历史的厚重与人性的细腻融为一体,令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