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点奎星久聚天,斯文谁假此因缘
出处:《经南安吟风弄月台》
明 · 林光
几点奎星久聚天,斯文谁假此因缘。
人间有子还须父,天下无师孰与传。
风月会归心醉后,云山高在笔头边。
崇卑品秩今休问,日在晴空水在渊。
人间有子还须父,天下无师孰与传。
风月会归心醉后,云山高在笔头边。
崇卑品秩今休问,日在晴空水在渊。
鉴赏
这首诗《经南安吟风弄月台》由明代诗人林光所作,通过其深邃的哲理思考和生动的自然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艺术与宇宙关系的独特见解。
首联“几点奎星久聚天,斯文谁假此因缘”,以奎星比喻文才出众之人,暗示了文人相聚的场景,同时也提出了一个疑问:是谁赋予了他们这样的才华?这里既是对文人聚会的赞美,也暗含了对文脉传承的思考。
颔联“人间有子还须父,天下无师孰与传”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诗人认为,子女的成长需要父亲的引导,而知识与艺术的传播则需要老师的传授。这两句不仅强调了家庭教育与师道的重要,也体现了社会教育体系的不可或缺。
颈联“风月会归心醉后,云山高在笔头边”则转向了自然与艺术的结合。诗人似乎在说,当心灵沉浸在自然美景中时,无论是风月还是云山,都能激发创作的灵感。这里的“醉”并非指酒醉,而是心灵的沉浸与陶醉,表达了艺术创作源于内心深处的情感体验。
尾联“崇卑品秩今休问,日在晴空水在渊”收束全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价值的深刻理解。他认为,无论地位高低,都应该追求内心的平静与真实。日升于晴空,水静于深渊,象征着无论外界如何变化,内心的世界始终保持着宁静与深远。这不仅是对个人修养的倡导,也是对人生哲学的一种阐述。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人生、艺术与宇宙关系的探讨,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视角和深邃的思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