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瘴海三年雨不冰,喜看万木变琼英全文

瘴海三年雨不冰,喜看万木变琼英

出处:《鄱阳四望亭观雪
宋 · 李弥逊
瘴海三年雨不冰,喜看万木变琼英
眼中何处分银界,脚底从兹上玉京。
岁序已于芒尾见,春风先向柳梢明。
饥馋病守存馀习,欲和田家击壤声。

注释

瘴海:指南方湿热多瘴气的地区。
琼英:比喻洁白如玉的花草,形容景色之美。
银界:形容天空的明亮或云层的边缘。
玉京:道教中指天宫,这里指仙境。
芒尾:麦穗末端,象征农历五月,芒种节气。
柳梢明:形容春天柳树发芽,生机盎然。
击壤声:古代农夫庆祝丰收时唱歌的声音,象征田园生活和欢乐。

翻译

在瘴气弥漫的南方三年,雨水从未结冰,令人欣喜的是看到万物都变成了冰雪般的美丽。
我站在哪里才能分辨出银色的天际线,从此脚下踏着玉质的道路通往仙宫之上。
时间已在麦穗末端显现,春天的脚步首先照亮了柳树梢头。
尽管困顿饥饿,疾病缠身,我仍保留着田园生活的习惯,渴望能与农夫们一起欢庆丰收的击壤之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的高远境界和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瘴海三年雨不冰,喜看万木变琼英"表达了诗人对于连续三年未曾降临的雪景所表现出的欣喜之情。这里的“瘴海”通常指南方地区,而“三年雨不冰”则突显了这场雪的罕见与珍贵,"万木变琼英"形象地描绘了树木被白雪覆盖后的晶莹美景。

"眼中何处分银界,脚底从兹上玉京"则是诗人站在高处眺望四周的景致。"眼中何处分银界"表明视线所及之处皆为白雪构成的界限,而"脚底从兹上玉京"则暗示了诗人如同踏足在由玉石铺就的仙境之中,形象地传达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岁序已于芒尾见,春风先向柳梢明"指的是时间流转和季节更迭。"岁序已于芒尾见"意味着新的一年已经在农作物的生长中显现,而"春风先向柳梢明"则描写了春风首先温柔地拂过柳树的枝头,预示着春天的到来。

然而,诗人的内心并非完全沉浸于自然之美。"饥馋病守存馀习,欲和田家击壤声"一句透露出一种现实生活中的困顿和对农民生活的一种向往。在这里,"饥馋病守存馀习"表达了诗人对于贫苦生活的深切体验,而"欲和田家击壤声"则展示了一种想要摆脱目前状况,与普通农户一起劳作、共度时光的愿望。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雪景的细腻描绘,也反映出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以及内心的复杂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