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不用多,作诗不须工,海边无事日日醉,梦魂不到蓬莱宫
出处:《送刘攽倅海陵》
宋 · 苏轼
君不见阮嗣宗臧否不挂口,莫誇舌在齿牙牢,是中惟可饮醇酒。
读书不用多,作诗不须工,海边无事日日醉,梦魂不到蓬莱宫。
秋风昨夜入庭树,蒪丝未老君先去。
君先去,几时回?刘郎应白发,桃花开不开。
读书不用多,作诗不须工,海边无事日日醉,梦魂不到蓬莱宫。
秋风昨夜入庭树,蒪丝未老君先去。
君先去,几时回?刘郎应白发,桃花开不开。
鉴赏
这首诗是苏轼在宋朝时期创作的,名为《送刘攽赴海陵》。从内容来看,诗人通过对友人刘攽即将离别的情景进行描绘,同时也流露出自己对于生活态度和文学创作的一种超脱与豁达。
首句“君不见阮嗣宗臧否不挂口”以比喻手法,表明刘攽之离开并没有过多的感慨,而是心如止水,不为外界所扰。接下来的“莫誇舌在齿牙牢,是中惟可饮醇酒”则进一步描绘出刘攽对待生活的态度,他不轻易许诺,也不轻言放弃,只是内心坚守着一份纯粹,像品尝美酒般享受生命。
“读书不用多,作诗不须工”,展现了诗人对于知识和艺术创作的看法,即认为不必贪多务得,也无需过度雕琢,只需真诚地面对生活与内心。接着的“海边无事日日醉,梦魂不到蓬莱宫”则写出了诗人自己对于海阔天空、无拘无束生活状态的向往,即便是远离尘世,也不愿意让自己的灵魂受到任何束缚。
最后两句“秋风昨夜入庭树,蒪丝未老君先去。君先去,几时回?刘郎应白发,桃花开不开”则充满了对朋友离别的无限感慨和对未来重逢机会的不确定性。诗人以秋风入庭、树叶初黄来象征时间的流逝,同时通过“蒪丝未老君先去”的句子,表达出对于友人的不舍与惋惜之情。而最后的“刘郎应白发,桃花开不开”则是对未来的一种无奈和期待,似乎在问询朋友何时归来,又好像是在自嘲自己的白发和未知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