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遍了一切法,不如且头陀全文

遍了一切法,不如且头陀

宋 · 王安石
利瞋汝刀山,浊爱汝灰河。
汝痴分别心,即汝琰魔罗。
圆成但一性,一切法依他。
遍了一切法,不如且头陀

注释

瞋:愤怒、嗔恨。
刀山:比喻艰难困苦或罪恶之境。
浊爱:混浊的爱欲,指过度贪婪和执着。
灰河:比喻苦难深重,如炼狱般的环境。
痴分别心:痴迷于分别对待事物的心念。
琰魔罗:梵语,意为烦恼、恶魔。
圆成:圆满成就。
一性:单一的本质或真理。
一切法依他:所有的事物都依赖于这个本质。
遍了一切法:通晓所有法则。
头陀:佛教术语,指苦行僧的生活方式。

翻译

你的贪嗔如同刀山,你的欲望如染满污秽的河流。
你那痴迷于分别的心,正是你陷入烦恼的恶魔罗网。
一切皆由单一本质圆满而成,所有法则是依赖于它。
遍知一切法则,却不如简单过活,修行苦行。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名为《拟寒山拾得二十首》(其二十)。诗中融合了佛教思想与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禅学的理解。

"利瞋汝刀山,浊爱汝灰河。" 这两句以尖锐的山峰比喻心中的烦恼,浊涩的河流象征着复杂的情感。作者通过这种比喻表达了对内心世界的认识和处理方式。

"汝痴分别心,即汝琰魔罗。" 这两句则是用佛教术语来描述世间的迷茫与执着。"分别心"指的是人在面对复杂现实时产生的分辨和选择,而"琰魔罗"则是一种佛教中的魔鬼,象征着诱惑和障碍。

"圆成但一性,一切法依他。" 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禅学中"一心不乱"、"万法归一"的理念的认同。"圆成"指的是修行到达圆满成就的状态,而"一性"则是指一切现象的本质,即真如。

"遍了一切法,不如且头陀。" 这两句中,作者通过"遍了一切法"表明了对各种佛法的研习与了解,但最后却认为不如直接修行禅定(头陀)。这体现了王安石对于实践和身体力行的重视。

整首诗展示了王安石在文学创作中融入个人修养与哲学思考的能力,是一篇集自然美景、佛教理念于一体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