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侵宵月黯,风拂早霜明
出处:《秋生》
明 · 郭之奇
愁至晓魂撄,披衣百绪迎。
露侵宵月黯,风拂早霜明。
相物知为气,观时别有情。
萧萧诸籁发,对此感秋生。
露侵宵月黯,风拂早霜明。
相物知为气,观时别有情。
萧萧诸籁发,对此感秋生。
鉴赏
这首诗名为《秋生》,是明代诗人郭之奇所作。诗中描绘了清晨时分,诗人因愁绪而醒来,披衣而起,面对着百般思绪的情景。露水侵袭,夜月黯淡,晨风拂过,早霜明亮,这些自然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愁绪相互映照。
“露侵宵月黯,风拂早霜明。”这两句通过露水和霜的对比,展现了夜晚与清晨的不同景象,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情感的变化。露水的侵袭使得夜月显得黯淡,而晨风拂过的早霜则显得格外明亮,这种对比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变换,也反映了诗人情绪的波动。
“相物知为气,观时别有情。”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诗人对自然界的观察与感悟。他通过观察周围的事物,感受到了一种无形的气息,而对时间的感知,则让他产生了独特的情感。这里的“气”不仅指自然界中的气息,更包含了诗人内心的情绪和对世界的理解。
最后,“萧萧诸籁发,对此感秋生。”在秋日的早晨,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仿佛是大自然的乐章。诗人面对这景象,不禁感慨万千,感受到了秋天的到来。这一句不仅描绘了秋天特有的声音与景象,也表达了诗人对季节更替的敏感与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清晨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对自然深刻的感悟。它以简洁的语言,传达出深邃的意境,体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人文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