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菊采萸快此朝,老少颁白并垂髫
出处:《重九夜饮梓材处用洛翘韵》
清 · 许传霈
当秋作客独劳劳,山川靳不乐我曹。
壮观八月十八潮,曲江涉足欺狂飙。
九月九日约登高,山城又值雨潇潇。
兀坐斋前空寂寥,小窗容膝安书巢。
人烟缭绕起衡茅,白云相接远山腰。
主人为我集宾僚,晚菘早韭充厨庖。
清酒百壶倒醇醪,重来吴宁兴更豪。
插菊采萸快此朝,老少颁白并垂髫。
况复高会尽良宵,笙箫夜半薄云霄。
鼓吹酒肠斗石浇,不须两廊椽烛烧。
灯明一点焚兰膏,醉后欣然口成谣。
不假锤炼与推敲,笑彼刘郎不题糕。
拘牵字句徒纷淆,程老词源何滔滔。
先成珠玉惊挥毫,佐者健将姓属姚。
独整旗鼓酣曲糟,右手持杯左持螯,拇战千百不曲挠。
我不如人不复聊,愧如燕石溷琼瑶。
愿收诗筒和酒瓢,相从三笠与六桥。
吟就此篇解客嘲,不殊芥舟覆堂坳。
壮观八月十八潮,曲江涉足欺狂飙。
九月九日约登高,山城又值雨潇潇。
兀坐斋前空寂寥,小窗容膝安书巢。
人烟缭绕起衡茅,白云相接远山腰。
主人为我集宾僚,晚菘早韭充厨庖。
清酒百壶倒醇醪,重来吴宁兴更豪。
插菊采萸快此朝,老少颁白并垂髫。
况复高会尽良宵,笙箫夜半薄云霄。
鼓吹酒肠斗石浇,不须两廊椽烛烧。
灯明一点焚兰膏,醉后欣然口成谣。
不假锤炼与推敲,笑彼刘郎不题糕。
拘牵字句徒纷淆,程老词源何滔滔。
先成珠玉惊挥毫,佐者健将姓属姚。
独整旗鼓酣曲糟,右手持杯左持螯,拇战千百不曲挠。
我不如人不复聊,愧如燕石溷琼瑶。
愿收诗筒和酒瓢,相从三笠与六桥。
吟就此篇解客嘲,不殊芥舟覆堂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重阳节在梓材处饮酒聚会的场景,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节日氛围。首句“当秋作客独劳劳”点明了季节和身份,随后“山川靳不乐我曹”则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与期待。接下来的“壮观八月十八潮,曲江涉足欺狂飙”,通过生动的比喻展现了潮水的壮观景象,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激荡。
“九月九日约登高,山城又值雨潇潇”描绘了重阳节登高的传统习俗,尽管天气不佳,但诗人依然兴致勃勃。接着“兀坐斋前空寂寥,小窗容膝安书巢”两句,通过对比手法,表现了诗人独自静坐时的孤独与宁静,以及对读书生活的热爱。
“人烟缭绕起衡茅,白云相接远山腰”描绘了山间村落的景色,以及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主人为我集宾僚,晚菘早韭充厨庖”则体现了主人的热情好客,以及聚会的丰盛与温馨。
“清酒百壶倒醇醪,重来吴宁兴更豪”表现了酒宴的热烈与畅饮的乐趣。“插菊采萸快此朝,老少颁白并垂髫”描述了重阳节的传统习俗,以及家庭成员之间的和谐与欢乐。
“况复高会尽良宵,笙箫夜半薄云霄”进一步渲染了聚会的欢乐气氛,直到深夜仍乐此不疲。“鼓吹酒肠斗石浇,不须两廊椽烛烧”则以夸张的手法,展现了聚会的豪放与自由。
“灯明一点焚兰膏,醉后欣然口成谣”描绘了聚会结束后的温馨与满足,以及诗人的创作灵感。“不假锤炼与推敲,笑彼刘郎不题糕”则表达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自信与洒脱。
最后,“我不如人不复聊,愧如燕石溷琼瑶”表现了诗人对自己才华的谦逊与自省。“愿收诗筒和酒瓢,相从三笠与六桥”表达了诗人希望与友人共同享受美好时光的愿望。“吟就此篇解客嘲,不殊芥舟覆堂坳”则以轻松幽默的方式结束了全诗,展现了诗人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