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春好上长春颂,颂比灵椿更八千
出处:《寿外舅汪稼门先生七十》
清 · 李振钧
蓬岛何曾见列仙,但教守道即延年。
人于清德尊元老,天为苍生佑大贤。
鹤燄齐鸣铃阁敞,蟾轮恰照绮筵圆。
迎春好上长春颂,颂比灵椿更八千。
人于清德尊元老,天为苍生佑大贤。
鹤燄齐鸣铃阁敞,蟾轮恰照绮筵圆。
迎春好上长春颂,颂比灵椿更八千。
鉴赏
这首诗以赞美和祝福为主旨,通过描绘仙境般的场景与象征长寿的元素,表达了对汪稼门先生的崇高敬意与深深祝愿。
首先,“蓬岛何曾见列仙,但教守道即延年。”这两句诗运用了蓬莱仙岛的典故,象征着超凡脱俗的境界,同时也暗示了长寿之道在于遵循正道。诗人以此表达对汪稼门先生道德品质的高度赞扬,并预示他将因坚守正道而获得长寿。
接着,“人于清德尊元老,天为苍生佑大贤。”这两句进一步强调了汪稼门先生在人们心中的崇高地位以及他对广大民众的深厚关怀。这里的“元老”和“大贤”不仅指他的年龄和智慧,更是对其品德和贡献的高度肯定。
“鹤焰齐鸣铃阁敞,蟾轮恰照绮筵圆。”这两句描绘了一幅祥和而庄重的画面,鹤焰象征着长寿与吉祥,铃阁敞则寓意着欢迎与喜悦;而“蟾轮恰照绮筵圆”则以满月比喻汪稼门先生的生日宴会,营造出一种圆满和谐的氛围。
最后,“迎春好上长春颂,颂比灵椿更八千。”这两句表达了对汪稼门先生的祝福,希望他能像长春树一样永葆青春,长寿不衰。这里将祝福提升到了一个更加理想化的境界,寓意着对汪稼门先生健康长寿的美好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象征手法和生动的描绘,既展现了对汪稼门先生个人品质的赞美,也表达了对他长寿与幸福生活的美好祝愿,是一首充满深情与敬意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