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省名逾重,西人胆欲寒
出处:《送高仪部谪中部令》
明 · 余继登
聊沽燕市酒,送子向延安。
南省名逾重,西人胆欲寒。
一鸣成斥马,百里暂栖鸾。
但保丹心在,无嗟行路难。
南省名逾重,西人胆欲寒。
一鸣成斥马,百里暂栖鸾。
但保丹心在,无嗟行路难。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余继登为友人高仪部被贬至中部县令时所作的送别之作。诗中充满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其遭遇的深切同情。
首联“聊沽燕市酒,送子向延安”,以轻松的口吻开始,似乎是在说朋友,我们姑且在燕市买些酒,为你送行前往延安。这里用“聊”字,透露出一种淡淡的无奈与洒脱,预示着离别的沉重氛围。
颔联“南省名逾重,西人胆欲寒”,转而表达对友人身份和地位的感慨。南省,即南部地区,常指政治中心或文化繁荣之地,这里的“名逾重”意味着友人在南部地区的名声显赫,影响力巨大。然而,对于即将前往西部边远之地的友人来说,这却可能带来心理上的压力,甚至有些畏惧,因为环境的改变和地位的落差可能会让人心生寒意。
颈联“一鸣成斥马,百里暂栖鸾”,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形象地描绘了友人命运的转折。一鸣,即一声长鸣,比喻友人才华横溢;斥马,是指被驱逐的马,暗喻友人被贬谪的命运;鸾,古代传说中的神鸟,象征高贵与吉祥。这一联通过对比,表达了对友人从辉煌到失落的深刻同情,同时也暗示了友人虽遭贬谪,但仍有望东山再起。
尾联“但保丹心在,无嗟行路难”,是对友人的鼓励与祝福。丹心,即赤诚之心,表示友人即使身处逆境,也应保持高尚的品德和坚定的信念。最后一句“无嗟行路难”,则是对友人未来道路的祝愿,希望他能够勇敢面对困难,不因挫折而气馁。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友人遭遇的同情,也有对其未来的期许,体现了深厚的友情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