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阳仙翁见本根,白波开天馀浩渺
出处:《雪翠轩》
元 · 刘因
西山万古青未了,黛绿鬟云已倾倒。
岂知太虚忽生白。
恍如长夜今复晓。
紫阳仙翁见本根,白波开天馀浩渺。
胸中盘曲此高寒,曾梦肝肠倚天表。
苍崖飞来天出巧,为护烟岚翠如扫。
万缕寒烟吹不举,静秀依依见娟好。
此时先生一开轩,平生壁立今玉峭。
脚底游尘软更红,黑头扰扰谁为雄?临风回首三太息,安得置此冰壶中。
西山秀色千万重,一顾可洗浮云空。
遥望飞泉驾远壑,中有一路开双松。
人间风日不到处,来访轩中雪翠翁。
岂知太虚忽生白。
恍如长夜今复晓。
紫阳仙翁见本根,白波开天馀浩渺。
胸中盘曲此高寒,曾梦肝肠倚天表。
苍崖飞来天出巧,为护烟岚翠如扫。
万缕寒烟吹不举,静秀依依见娟好。
此时先生一开轩,平生壁立今玉峭。
脚底游尘软更红,黑头扰扰谁为雄?临风回首三太息,安得置此冰壶中。
西山秀色千万重,一顾可洗浮云空。
遥望飞泉驾远壑,中有一路开双松。
人间风日不到处,来访轩中雪翠翁。
鉴赏
这首诗由元代诗人刘因所作,名为《雪翠轩》。诗中描绘了一幅壮丽而清幽的山水画卷,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西山的万古青色与雪翠轩的静谧之美。
诗的开头以“西山万古青未了”起笔,勾勒出西山永恒的绿色,接着“黛绿鬟云已倾倒”一句,将山峦比作女子的发髻,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山色的浓淡变化。随后,“岂知太虚忽生白”引出云雾的变化,仿佛天空突然变得明亮,象征着自然界的神秘与变幻。
“紫阳仙翁见本根,白波开天馀浩渺”两句,将仙人与自然融为一体,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接下来,“胸中盘曲此高寒,曾梦肝肠倚天表”表达了诗人内心的高洁与对自由的向往。
“苍崖飞来天出巧,为护烟岚翠如扫”描绘了山崖与烟岚的和谐共生,展现出自然界的鬼斧神工。“万缕寒烟吹不举,静秀依依见娟好”则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静谧与美丽。
“此时先生一开轩,平生壁立今玉峭”中,“先生”指诗人自己,通过“开轩”这一动作,展现了诗人的豁达与超然。“脚底游尘软更红,黑头扰扰谁为雄?”则通过对比尘世的喧嚣与自然的宁静,表达了对自由与纯净生活的向往。
最后,“临风回首三太息,安得置此冰壶中”表达了诗人对眼前美景的深深感慨与留恋,希望将这份美好永远保存在心中。“西山秀色千万重,一顾可洗浮云空”再次强调了自然之美的净化力量。“遥望飞泉驾远壑,中有一路开双松”描绘了远处的瀑布与松林,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和动态美。“人间风日不到处,来访轩中雪翠翁”则以访友的形式,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元代文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与对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