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维凌皱玉,辍棹理孤筇
出处:《买舟至九里松游三天竺》
宋 · 喻良能
解维凌皱玉,辍棹理孤筇。
游遍三天竺,行穷九里松。
泉声依石细,山色共秋浓。
佳处吾能识,幽岩倚秀峰。
游遍三天竺,行穷九里松。
泉声依石细,山色共秋浓。
佳处吾能识,幽岩倚秀峰。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解维:破开。凌皱:涟漪。
玉:比喻湖面。
辍棹:停下船桨。
孤筇:竹杖。
三天竺:佛教圣地,指杭州的灵隐寺、天竺寺和法喜寺。
九里松:形容松树林绵延很长。
泉声依石细:泉水声音在石头间低语。
山色共秋浓:山色与秋天的浓郁融为一体。
佳处:美景之处。
幽岩:幽深的岩石。
秀峰:秀丽的山峰。
翻译
破开湖面的涟漪,停下船桨整理竹杖。游历过三天竺的所有地方,直到走过九里长的松林。
泉水声在石头间轻轻回荡,山色与秋意一同浓厚。
美景我能辨识,独自倚靠在幽深的岩石旁的秀丽山峰上。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喻良能在宋代乘舟游览九里松和三天竺的场景。"解维凌皱玉"写他解开缆绳,船如行云过波纹般轻盈前行,比喻水面如玉般光滑。"辍棹理孤筇"则描绘他停船后拿起竹杖,准备踏上探索之旅。
"游遍三天竺,行穷九里松"两句展现出诗人对名胜古迹的足迹,三天竺象征佛教圣地,九里松则可能是指一处著名的山林景观。"泉声依石细,山色共秋浓"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泉水潺潺、山色深沉的秋日景色,营造出宁静而浓厚的自然氛围。
最后两句"佳处吾能识,幽岩倚秀峰"表达了诗人对山水之间美景的深刻理解和欣赏,他能够识别出那些隐秘而秀美的地方,倚靠在青翠的山峰旁,流露出一种悠然自得的心境。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简洁的笔触,展现了诗人游历山水的闲适与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体现了宋代理性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审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