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者寓于诗,默者寓于酒
出处:《感秋和张文潜 其一》
宋 · 徐积
汎汎河中舟,莫系河上柳。
君看道傍叶,行人一挥手。
枝条旦旦空,颜色何可久。
坐恐霜霰繁,诸媚归一朽。
我有千丈松,亭亭不可揉。
生在孤峰上,独与云霞偶。
群形靡且纷,不与较妍丑。
群动日夜驰,而以静为守。
守松者为谁,白发无憾叟。
蓬蒿可蔽身,糟糠可糊口。
言者寓于诗,默者寓于酒。
谁知杯酌閒,便是无何有。
念子于我深,我于子亦厚。
记我守松篇,行行重回首。
君看道傍叶,行人一挥手。
枝条旦旦空,颜色何可久。
坐恐霜霰繁,诸媚归一朽。
我有千丈松,亭亭不可揉。
生在孤峰上,独与云霞偶。
群形靡且纷,不与较妍丑。
群动日夜驰,而以静为守。
守松者为谁,白发无憾叟。
蓬蒿可蔽身,糟糠可糊口。
言者寓于诗,默者寓于酒。
谁知杯酌閒,便是无何有。
念子于我深,我于子亦厚。
记我守松篇,行行重回首。
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河中舟与道旁叶,以及与千丈松的对比,表达了对人生短暂与永恒的思考。诗人以生动的比喻,描绘了人生如浮萍,易逝无常,而真正的坚韧与永恒,如同那独立于世的千丈松。松树不畏霜雪,坚守自我,象征着坚定的品格和超然的态度。
诗中还提到了“白发无憾叟”,这位老人以简朴的生活为满足,通过饮酒和诗歌来寄托情感,体现了对生活淡泊名利、随遇而安的态度。这种态度在忙碌与喧嚣的生活中显得尤为珍贵,让人反思何为真正的幸福与满足。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朋友深厚的情感,希望彼此能记住这段关于守望松树的对话,体现了友情的真挚与长久。整首诗不仅展现了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探讨,以及对友情的珍视,是一首富有哲思与情感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