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单同伯道,迟暮过商瞿
出处:《阿崔》
唐 · 白居易
谢病卧东都,羸然一老夫。
孤单同伯道,迟暮过商瞿。
岂料鬓成雪,方看掌弄珠。
已衰宁望有,虽晚亦胜无。
兰入前春梦,桑悬昨日弧。
里闾多庆贺,亲戚共欢娱。
腻剃新胎发,香绷小绣襦。
玉芽开手爪,酥颗点肌肤。
弓冶将传汝,琴书勿坠吾。
未能知寿夭,何暇虑贤愚。
乳气初离壳,啼声渐变雏。
何时能反哺,供养白头乌。
孤单同伯道,迟暮过商瞿。
岂料鬓成雪,方看掌弄珠。
已衰宁望有,虽晚亦胜无。
兰入前春梦,桑悬昨日弧。
里闾多庆贺,亲戚共欢娱。
腻剃新胎发,香绷小绣襦。
玉芽开手爪,酥颗点肌肤。
弓冶将传汝,琴书勿坠吾。
未能知寿夭,何暇虑贤愚。
乳气初离壳,啼声渐变雏。
何时能反哺,供养白头乌。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谢病:因病辞职。东都:指唐代的洛阳,当时是东都。
伯道:霍伯道,古代典故,形容无子。
商瞿:商代的瞿,四十岁后才有子,此处喻晚年得子。
掌弄珠:古人以珍珠象征儿子。
兰入前春梦:梦见兰花,象征吉祥。
桑悬昨日弧:桑弧,古代生男的象征。
里闾:乡里,邻居。
腻剃:剃去新生的细软胎毛。
香绷:香气缭绕的襁褓。
小绣襦:绣花的小衣。
玉芽:形容婴儿的手脚娇嫩。
酥颗:形容婴儿皮肤的细腻。
弓冶:射箭与冶铁,古代男子的技艺。
琴书:琴棋书画,代表文化修养。
乳气:初生的气息。
反哺:乌鸦反哺,比喻孝顺父母。
白头乌:乌鸦,乌鸦在传统文化中有孝顺的象征。
翻译
因病辞官躺在东都,身体虚弱像个老翁。孤独得像霍伯道,晚年才有了孩子如同商瞿。
没想到头发已如雪般白,才看到手中逗弄着明珠。
年岁已衰不指望有什么,虽然晚了但总比没有好。
春梦中仿佛看到兰花开放,昨日的生日挂起桑弧象征生男。
邻里都来祝贺,亲朋好友共享欢乐。
剃去新生的胎发,穿上香绷绣的小衣。
小手小脚像玉芽般娇嫩,肌肤上点点酥润。
我会教你弓箭和书法,但不要丢弃我的学问。
还没来得及考虑寿命长短,哪有空闲去担忧是否聪明。
初生的气息脱离母体,啼哭的声音渐渐变成小鸟的叫声。
何时才能反哺父母,像乌鸦一样孝养白头的乌鸟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者在家中静享天年的安逸生活。开篇“谢病卧东都,羸然一老夫”写出了作者因病初愈,独自一人躺在东都的寂寞心境。接着,“孤单同伯道,迟暮过商瞿”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相约游玩,但因年迈而未能成行的情形。
“岂料鬓成雪,方看掌弄珠”则是老者对自己白发如雪的惊讶和对生活细微之处的观察,如同玩弄珠玉一样。诗人感慨于时光易逝,但仍保持乐观,“已衰宁望有,虽晚亦胜无”。
接下来,“兰入前春梦,桑悬昨日弧”描绘了老者对往昔岁月的回忆和对自然界变化的感受。家庭生活的温馨与欢乐也在诗中得到了展现:“里闾多庆贺,亲戚共欢娱。腻剃新胎发,香绷小绣襦。玉芽开手爪,酥颗点肌肤”。
“弓冶将传汝,琴书勿坠吾”表明了诗人对后代的期望和希望家中子孙能够继承自己的文化遗产,而不仅仅是物质财富。
末尾几句,“未能知寿夭,何暇虑贤愚。乳气初离壳,啼声渐变雏。何时能反哺,供养白头乌”则流露出诗人对于生命长度的无常和对子女成长的期待,以及希望能够亲手养育孙辈直至他们能够独立生活的愿望。
这首诗以其温馨、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景象,展现了作者老年时期对家庭生活的珍视,对生命流逝的无奈以及对后代的深切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