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眼中人,此尹未易逢
出处:《送彭子复临海令满秩 其一》
宋 · 孙应时
君侯古循吏,及物如春醲。
民间自宁一,堂上何从容。
平生眼中人,此尹未易逢。
吏道益可悲,非君吾孰从。
民间自宁一,堂上何从容。
平生眼中人,此尹未易逢。
吏道益可悲,非君吾孰从。
注释
君侯:古代对高级官员的尊称。循吏:奉公守法、爱护百姓的好官。
及物:对待事物。
春醲:如春天般的浓厚和温暖。
民间:指百姓。
宁一:安宁统一。
堂上:府堂,指官署。
从容:镇定自若,从容应对。
平生:一生中。
眼中人:心目中的人物,值得尊敬的人。
此尹:这位县令或地方长官。
未易逢:不容易遇到。
吏道:做官的道理,官场生涯。
益可悲:更加令人感到悲哀。
吾孰从:我该跟随谁。
翻译
您就像古代优秀的行政官员,待人如春风般浓厚而温暖。百姓生活安定,府堂之上您的治理显得如此从容不迫。
您是我一生中难得遇到的公正之人,这样的地方官并不常见。
做官之道越发令人感慨,没有您,我还能跟随谁呢?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孙应时所作,名为《送彭子复临海令满秩(其一)》。诗中表现了对朋友离别的不舍和对理想官员的赞美。
"君侯古循吏,及物如春醲。" 这两句描绘了一位像古代清廉官吏一样,对待民众如同春风化雨,温柔和煦。这里的“君侯”指的是彭子复,这位官员的品德和治理方式都被誉为像古时候那般纯洁无私。
"民间自宁一,堂上何从容。" 这两句写出了由于有这样一位好官在任,百姓自然而然地安居乐业,而官府之中也显得格外的宽松和谐。这反映了诗人对理想社会秩序的向往。
"平生眼中人,此尹未易逢。"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能亲眼见证这样一位好官的不易,感觉自己很幸运。在“此尹”之中,“尹”即指彭子复所担任的官职。
"吏道益可悲,非君吾孰从。"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官场中的清廉道路愈发感到哀伤,因为真正能像彭子复这样做到的官员实在太少,如果不是这样的君子,诗人自己也会迷失方向。
整首诗不仅是对朋友离别的送别之作,也是一种政治理想的抒怀。通过对彭子复的赞美,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清廉政风和理想社会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