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木冰争霁色,檐雨碎寒声全文

木冰争霁色,檐雨碎寒声

出处:《雪晴三首 其一
宋 · 王之道
雪压千山净,云披万里晴。
木冰争霁色,檐雨碎寒声
静映吟窗冷,轻浮茗椀清。
最宜今夜月,来借短檠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雪后晴朗的景象。开篇“雪压千山净,云披万里晴”两句,以宏大的笔触勾勒出一片洁净的自然景色。雪后的世界被洗涤得干净透明,而云层在远方渐渐散去,显露出无垠的晴空。

接着“木冰争霁色,檐雨碎寒声”两句,更进一步描写了冬日的宁静与冷冽。树木上结满了冰霜,与初升的太阳争夺着光彩;而屋檐上的雪水在融化中发出细微的声响,增添了一种淡淡的寒意。

“静映吟窗冷,轻浮茗碗清”两句,则转入室内,描绘了诗人独处时的宁静与孤寂。窗外的景色在静谧中映照,而手中的茶碗轻轻飘浮着水面,茶香与寒冷交织,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清幽感。

最后,“最宜今夜月,来借短檠明”两句,则是诗人对这宁静之夜的享受和赞美。诗人认为在这样一个雪后晴朗、月光皎洁的夜晚,最适合借着窗棂上的月光,沉浸于自己的内心世界。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与室内氛围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静谧生活的向往,以及在寒冷中寻得的宁静与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