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利淡薄无易此,彼饮甘醲兹饮水
出处:《依韵和达观禅师山中见寄》
宋 · 梅尧臣
豮豕在涂龙在泽,豺狼食肉麝食柏。
蹄毛与角不对齿,啄觜两足副以翮。
既能闲闲住深谷,岂使于于佩鸣玉。
水边看虹山雨霁,夜与明月归独宿。
门前重岭后群峰,石楼朱殿藏林中。
铜丝紧转辘轳响,络纬秋老嚎西风。
荣利淡薄无易此,彼饮甘醲兹饮水。
暂将分别向喉舌,何异声色乱眼耳。
孔孟久殁言可师,千古布散叶与枝。
今来闭户自有趣,世上沄沄非我为。
蹄毛与角不对齿,啄觜两足副以翮。
既能闲闲住深谷,岂使于于佩鸣玉。
水边看虹山雨霁,夜与明月归独宿。
门前重岭后群峰,石楼朱殿藏林中。
铜丝紧转辘轳响,络纬秋老嚎西风。
荣利淡薄无易此,彼饮甘醲兹饮水。
暂将分别向喉舌,何异声色乱眼耳。
孔孟久殁言可师,千古布散叶与枝。
今来闭户自有趣,世上沄沄非我为。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豮豕:野猪。涂:泥路。
龙:龙。
豺狼:豺狼。
麝:麝鹿。
柏:柏树。
蹄毛:蹄毛。
角:角。
齿:牙齿。
啄觜:鸟嘴。
两足:双足。
副以翮:像翅膀一样辅助。
闲闲:悠闲。
于于:招摇。
佩鸣玉:佩戴美玉。
虹:彩虹。
霁:雨后。
独宿:独睡。
石楼:石楼。
朱殿:朱红色宫殿。
林中:森林深处。
铜丝:铜丝。
辘轳:辘轳。
响:响声。
络纬:纺织娘。
秋老:秋末。
嚎:哀嚎。
荣利:名利。
淡薄:清淡。
彼饮:他享受。
兹饮水:我只饮水。
喉舌:耳朵。
声色乱眼耳:声色扰乱视听。
孔孟:孔子孟子。
布散:流传。
叶与枝:思想流传。
闭户:闭门。
自有趣:自有乐趣。
沄沄:喧嚣。
翻译
野猪游荡在泥路上,龙栖息在沼泽旁,豺狼捕食肉类,麝鹿啃食柏树。它们蹄毛与角不匹配,鸟嘴和双足却像翅膀一样辅助行走。
既能在深谷悠闲生活,怎会佩戴美玉招摇过市?
欣赏雨后彩虹,山雨初歇,夜晚与明月相伴独眠。
门前重重山岭,身后群峰环绕,石楼朱殿隐藏在林木深处。
铜丝制成的辘轳转动时发出响声,纺织娘在秋风中哀嚎。
名利诱惑再大也比不上这清静,他享受醇酒我只饮水。
暂时让这些纷扰进入耳朵,如同声色扰乱视听。
孔子孟子虽已去世,但他们的教诲仍值得学习,他们的思想如树般流传千年。
如今我闭门独处自有乐趣,世间的喧嚣并非我所追求。
鉴赏
这是一首宋代诗人梅尧臣的诗作,题为《依韵和达观禅师山中见寄》。诗中通过描绘动物的奇特景象,如猪龙、豺狼、麝鼠等,展现了山中自然生态的生动画面。诗人借物寓意,表达对淡泊名利、超脱尘世生活的向往。他称赞山中的宁静与清幽,与世间的喧嚣形成对比,强调了内心的宁静和自我修养的重要性。最后,诗人提到孔孟之道虽已远去,但其教诲如同树木繁衍不息,自己则选择闭门自乐,不随世俗浮沉。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体现了梅尧臣诗歌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