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无干誉心恒逸,境不移情量自恢
出处:《追忆旧景有感》
清 · 胤禛
时名向鄙倩人推,洗竹浇花坐钓台。
画舫新晴看月上,平桥细雨送春回。
行无干誉心恒逸,境不移情量自恢。
萧散当年吟独乐,忧勤今日觅群材。
民风浇薄须陶化,世态参差待品裁。
览疏宵忘泉石美,临朝晓听鼓钟催。
纤毫坐悉千官奏,方寸频劳庶务来。
追忆安闲成梦幻,双眉锁处阿谁开?
画舫新晴看月上,平桥细雨送春回。
行无干誉心恒逸,境不移情量自恢。
萧散当年吟独乐,忧勤今日觅群材。
民风浇薄须陶化,世态参差待品裁。
览疏宵忘泉石美,临朝晓听鼓钟催。
纤毫坐悉千官奏,方寸频劳庶务来。
追忆安闲成梦幻,双眉锁处阿谁开?
鉴赏
这首诗由清朝胤禛所作,名为《追忆旧景有感》。诗中描绘了诗人对往昔宁静生活的怀念与感慨,以及对当今繁忙政务的反思。
首联“时名向鄙倩人推,洗竹浇花坐钓台”,以洗竹浇花、静坐钓鱼的场景,展现了诗人过去悠闲自在的生活状态。他似乎在借这些日常小事,表达对过往宁静时光的怀念。
颔联“画舫新晴看月上,平桥细雨送春回”,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对美好自然景象的欣赏。新晴之日,画舫泛舟,月升之时;细雨绵绵,春意渐浓,桥下流水,春回大地。这两句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向往。
颈联“行无干誉心恒逸,境不移情量自恢”,转而探讨了诗人内心的修养与境界。他强调自己行事不求外在的赞誉,内心始终保持宁静与自由;无论环境如何变化,心境都能保持平和,气度恢弘。这体现了诗人追求内在精神世界的高洁与超脱。
尾联“萧散当年吟独乐,忧勤今日觅群材。民风浇薄须陶化,世态参差待品裁”,诗人开始反思当前社会现象。他回忆起过去独自享受诗歌之乐的日子,感叹于今日为政务忙碌,不得不寻找人才以应对复杂多变的社会。同时,他也意识到需要通过教育和引导来改善浮躁的社会风气,期待能公正地评价和塑造世态。
最后两联“览疏宵忘泉石美,临朝晓听鼓钟催。纤毫坐悉千官奏,方寸频劳庶务来”,则直接描述了诗人作为君主的忙碌生活。夜晚处理政务至深夜,清晨即被朝会的鼓钟声唤醒,每天都要面对无数官员的奏报,处理繁杂的政务。这种忙碌与责任,与前文的宁静生活形成鲜明对比,凸显了诗人对过去简单生活的怀念与对当前政务繁忙的感慨。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过去宁静生活的怀念,也有对现实政务繁忙的反思,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对社会的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