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玉漏迟迟启绛扉,鸳班双引六龙飞全文

玉漏迟迟启绛扉,鸳班双引六龙飞

出处:《南郊陪祀恭纪
明 · 李孙宸
玉漏迟迟启绛扉,鸳班双引六龙飞
泰坛宝鼎斟明水,翠幄华镫烛紫微。
韶奏共看仪凤下,书传不倩彩鸾归。
清时侍从惭恩遇,拟献甘泉愿未违。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南郊祭祀的庄严场景。首句“玉漏迟迟启绛扉”,以“玉漏”象征时间的缓慢流逝,暗示仪式的庄重与神圣;“绛扉”则为红色的大门,预示着喜庆与尊贵。接下来,“鸳班双引六龙飞”描绘了仪仗队列的壮观,双行的队伍引领着六龙飞驰,展现出皇家的威严与荣耀。

“泰坛宝鼎斟明水,翠幄华镫烛紫微”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祭祀的隆重氛围。在泰坛上,宝鼎中斟满了清澈的明水,翠绿的帷幕和华丽的灯笼照亮了紫微宫,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庄严的气氛。这里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宝鼎、明水、翠幄、华镫、紫微等,都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象征着对天地神灵的敬畏与崇敬。

“韶奏共看仪凤下,书传不倩彩鸾归”两句,描述了音乐与舞蹈的表演,以及神鸟降临的景象。韶奏,即古代的宫廷音乐,仪凤则是传说中的祥瑞之鸟,象征着吉祥与和谐。通过这些生动的描写,诗人展现了祭祀仪式的盛大与神圣。

最后,“清时侍从惭恩遇,拟献甘泉愿未违”表达了诗人作为侍从,在这样一个清平盛世参与祭祀活动的荣幸与感激之情。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于未能亲自贡献更多力量的遗憾,但这种遗憾并未改变他对国家与君主的忠诚与敬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南郊祭祀场景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明代皇家祭祀的宏大与庄严,也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君主以及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与敬畏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