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之心悽恻,大海当门横
出处:《无聊自叙五首》
清 · 洪繻
行年忽四十,误矣此半生。
青春去如电,皓有何所营!朔风吹南雪,萧萧边马声。
闻之心悽恻,大海当门横。
出门无高会,日月长西倾。
托身栖远岛,室有巨鲸鸣。
愧无伐蛟手,宝剑空铿铿!摧颓惟长卧,白日过前楹。
青春去如电,皓有何所营!朔风吹南雪,萧萧边马声。
闻之心悽恻,大海当门横。
出门无高会,日月长西倾。
托身栖远岛,室有巨鲸鸣。
愧无伐蛟手,宝剑空铿铿!摧颓惟长卧,白日过前楹。
鉴赏
这首诗名为《无聊自叙五首(其四)》,由清代诗人洪繻创作。全诗以抒发诗人对时光流逝、生命虚度的感慨为主题,通过描绘壮志未酬、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落差,以及对未来的迷茫和无奈,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挣扎。
首句“行年忽四十,误矣此半生”开篇即点明了诗人的年龄与自我反思,感叹自己在生命的前半段中迷失方向,误入歧途。接着,“青春去如电,皓有何所营!”进一步表达了对青春易逝、岁月无情的感慨,以及对自己未能充分利用时间追求理想与价值的自责。
“朔风吹南雪,萧萧边马声”运用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出一种苍凉悲壮的氛围,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苦闷。随后,“闻之心悽恻,大海当门横。”则通过大海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对人生道路的迷茫与无助,以及面对未知的恐惧。
“出门无高会,日月长西倾。”描述了诗人面对现实的无力感,感叹时间的流逝与自己的渺小。接下来,“托身栖远岛,室有巨鲸鸣。”通过想象中的隐居生活,表达了对逃避现实、寻求心灵慰藉的愿望,但“愧无伐蛟手,宝剑空铿铿!”又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即使身处宁静之地,也无法摆脱内心的困扰与不安。
最后,“摧颓惟长卧,白日过前楹。”以长卧的姿态结束全诗,既是对过去生活的妥协,也是对未来希望的寄托。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个人经历的细腻描绘,深刻反映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探索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