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闻门外韩擒虎,岂乏云间陆士龙
出处:《故太学徐君哀辞》
宋末元初 · 方回
蹈海沈江合比踪,子阳蛙坎可能容。
自闻门外韩擒虎,岂乏云间陆士龙。
信矣百年谁不死,哀哉三子亦相从。
烂为井底泥无恨,肯顾区区马鬣封。
自闻门外韩擒虎,岂乏云间陆士龙。
信矣百年谁不死,哀哉三子亦相从。
烂为井底泥无恨,肯顾区区马鬣封。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蹈海沈江:比喻投身于艰难困苦之中。子阳蛙坎:可能是历史人物或典故,此处用来象征困境。
韩擒虎:古代勇将,此处象征强大的敌人。
云间陆士龙:形容人才出众,如同云端之龙。
陆士龙:另一位历史人物,象征杰出人才。
百年谁不死:表达人生无常,没有人能永生。
三子亦相从:指三位英才相继去世。
烂为井底泥:比喻才华被埋没。
马鬣封:古代对墓碑的谦称,此处指墓志铭。
翻译
投身大海或沉江,与子阳、蛙坎相比有何不同?即使门外有威猛如韩擒虎般的威胁,也不怕陆士龙般的才俊云聚。
确实,百年之后谁能长生不老?三位英才相继离世令人悲痛。
他们的才华化作淤泥深藏井底,毫无遗憾,怎会眷恋那小小的墓碑封赏?
鉴赏
诗人以深沉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历史沧桑、英雄辈出的图景。"蹈海沈江合比踪"一句,通过对古人伟业的赞叹,表达了自己对于英雄事迹的向往和追思。"子阳蛙坎可能容"则是用历史事件来反映个人情感,既有对过去英杰之人的怀念,也有对现实世界的无奈。
"自闻门外韩擒虎"一句,通过历史上勇猛善战的将领韩擒虎,表达了诗人对于英雄事迹的敬仰和追忆。"岂乏云间陆士龙"则是用陆士龙这个历史人物来比喻自己,或许是在表达自己的孤独与无奈。
"信矣百年谁不死"这一句,透露出诗人对于生命有限、英雄难以长存的感慨。"哀哉三子亦相从"则是对古代某些英杰事迹的回忆,同时也表达了对于朋友离别、英雄末路的悲凉情绪。
最后两句"烂为井底泥无恨,肯顾区区马鬣封",诗人以一种超脱的心态来面对现实中的困境和挫折,将自己的身心比喻成被抛弃的物品,用以表达自己对于名利地位已经毫不在意,只愿意隐居一隅,不问世事。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英雄的怀念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复杂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