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能慎厥修,庶几为永则
人生无百年,五十又过一。
去者日以多,来者日以偪。
情欲与寒暑,昼夜相剽贼。
徒行已须杖,短发不任栉。
顾兹孱弱躯,那为久存物。
一朝随化尽,形容不复识。
钟生妙传写,为我聊把笔。
傅染藉丹青,经营自胸臆。
精神与形似,毫发无所失。
端如镜中影,恍若水底石。
大均斯赋形,其理固莫测。
孰知毫采功,妙夺造化力。
我闻先正言,自治不外饰。
求真既为妄,望久宁非惑。
君看古人像,存者百无十。
惟能慎厥修,庶几为永则。
去者日以多,来者日以偪。
情欲与寒暑,昼夜相剽贼。
徒行已须杖,短发不任栉。
顾兹孱弱躯,那为久存物。
一朝随化尽,形容不复识。
钟生妙传写,为我聊把笔。
傅染藉丹青,经营自胸臆。
精神与形似,毫发无所失。
端如镜中影,恍若水底石。
大均斯赋形,其理固莫测。
孰知毫采功,妙夺造化力。
我闻先正言,自治不外饰。
求真既为妄,望久宁非惑。
君看古人像,存者百无十。
惟能慎厥修,庶几为永则。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史鉴所作,名为《钟希哲画像赞》。诗中表达了对画家钟希哲技艺的赞美,以及对人生短暂和世事无常的感慨。
诗的开头便点明了人生的短暂与无常:“人生无百年,五十又过一。”接着,诗人通过“去者日以多,来者日以偪”描绘时间的流逝,强调生命的有限。紧接着,“情欲与寒暑,昼夜相剽贼”一句,将情感欲望与自然界的寒暑变化相比拟,形象地表现了人生的起伏与挑战。
随后,诗人转而描述自己的身体状况:“徒行已须杖,短发不任栉”,表达了年老体衰的现实。在“顾兹孱弱躯,那为久存物”中,诗人感叹自己这脆弱的身体难以长久存在。最后,“一朝随化尽,形容不复识”更是深刻地揭示了生命终将消逝的无奈。
在对人生的感慨之后,诗人转向对钟希哲画技的赞美:“钟生妙传写,为我聊把笔。”赞扬他能够将人物的精神风貌生动地描绘出来。“精神与形似,毫发无所失”、“端如镜中影,恍若水底石”等句,高度评价了画作的逼真程度,仿佛画中人就在眼前。
接下来,诗人提出了对艺术与真实的思考:“大均斯赋形,其理固莫测。孰知毫采功,妙夺造化力。”指出艺术创作的奥秘,认为艺术家的技艺超越了自然之力。最后,诗人反思了对古人画像的看法:“我闻先正言,自治不外饰。求真既为妄,望久宁非惑。”表达了对真实与虚构之间界限的思考,以及对长久保存画像意义的疑问。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对艺术的崇敬之情,还蕴含了对生命、时间、真实与虚构等哲学问题的深思,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审美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