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际下方人未醒,茫茫都在白云中
出处:《行路难》
清 · 钱澄之
扶筇晓上最高峰,岚海平铺四面同。
此际下方人未醒,茫茫都在白云中。
此际下方人未醒,茫茫都在白云中。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清晨登山时的壮丽景象与诗人独特的感受。首句“扶筇晓上最高峰”,以“扶筇”这一动作形象地展现了诗人清晨登山的情景,使用“最高峰”强调了所处位置的高峻,为整幅画面奠定了雄伟的基调。
接着,“岚海平铺四面同”,运用比喻的手法,将四周的山岚比作广阔的海洋,既表现了视野的开阔,又营造出一种浩渺无边的氛围。这里的“岚海”不仅指视觉上的景象,也暗含了诗人内心的感受,即在如此壮阔的自然面前,个人的思绪仿佛也被无限延伸。
“此际下方人未醒”,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对比感,通过“此际”与“下方”的时间与空间对比,突出了诗人在高处的独特体验,同时也暗示了尘世的喧嚣与忙碌与此刻的宁静形成了鲜明的反差。
最后,“茫茫都在白云中”,以“茫茫”形容四周的景象,既是对云海的描述,也是对诗人内心情感的抒发。这句话不仅表达了诗人身处云海中的广阔与自由感,也隐含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意蕴。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美景时的深刻感悟,以及对超越物质世界、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