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樽罍在,南园草木深
出处:《表兄知府郎中张公挽诗三首 其二》
宋 · 周麟之
淼淼沅江路,犹迟皂盖临。
但疑三甲起,那识二毛侵。
北海樽罍在,南园草木深。
水亭风月夜,八咏想遗音。
但疑三甲起,那识二毛侵。
北海樽罍在,南园草木深。
水亭风月夜,八咏想遗音。
注释
淼淼:形容水势浩渺。皂盖:古代官员出行时所用的黑色车篷。
三甲:科举考试前三名。
二毛:指年老鬓发斑白。
北海:借指京城,古代帝王居所。
南园:可能指作者家乡或某处园林。
八咏:指古代诗人谢灵运在会稽(今浙江绍兴)创作的八首诗。
翻译
沅江水波荡漾,官车迟迟而来。只怀疑是科举及第,哪知岁月已悄悄侵蚀。
北海的酒杯还在,南园的草木已深。
夜晚水亭风月,让人怀念往昔的咏诗之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周麟之为他的表兄知府郎中张公所作的挽诗第二首。诗中表达了对张公离世的哀悼和对往昔共度的美好时光的怀念。
"淼淼沅江路,犹迟皂盖临",描绘了沅江边上的宽阔道路,暗示张公曾经的官途之路,而"皂盖"象征着官帽,表达了诗人对张公官职的敬意,同时也流露出对张公未能久留人世的遗憾。
"但疑三甲起,那识二毛侵",这里的"三甲"可能指的是科举考试的前三名,而"二毛"则指白发,暗指岁月流逝,张公已年事渐高。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张公才华横溢却未能长久享受荣华的感慨。
"北海樽罍在,南园草木深",以北海的酒杯和南园的草木,寓言张公虽逝,但其精神犹在,酒杯仍在,草木依旧,寄托了诗人对张公永恒的记忆。
最后两句"水亭风月夜,八咏想遗音",通过想象在宁静的夜晚,水亭风月之中,还能回想起张公吟咏八咏诗的声音,表达了诗人对张公诗歌才华的追忆以及对他的深深怀念。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深情而又含蓄的挽诗,通过对沅江、皂盖、科举、酒杯、草木等意象的运用,展现了诗人对故人的缅怀和对过去的追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