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丹黄与白红,枫栎间花木全文

丹黄与白红,枫栎间花木

出处:《题叶择甫绣壁轩
宋 · 李弥逊
闽山固多奇,会意一峰足。
岂徒快登临,政欲伴幽独。
丈人隐禅关,窗户闭秋绿。
檐间绝壁起,秀色近可掬。
丹黄与白红,枫栎间花木
微云一过之,绣锦初脱轴。
是翁贫不忧,朝饭罄储粟。
只鸡呼近社,笑傲杯中玉。
酒酣自起舞,身外置荣辱。
君家大儿手,千障入缣幅。
何妨写颠崖,老树傍高屋。
佗年明光归,展玩长在目。

拼音版原文

mǐnshānduōhuìfēng

kuàidēnglínzhèngbànyōu

zhàngrényǐnchánguānchuāngqiū绿

yánjiānjuéxiùzǒu

dānhuángbáihóng
fēngjiānhuā

wēiyúnguòzhīxiùchōuchūtuōzhóu

shìwēngpínyōucháofànqìngchǔ

zhījìnshèxiàoàobēizhōng

jiǔhānshēnwàizhìróng

jūnjiāérshǒuqiānzhàngjiān

fángxiědiānlǎoshùbànggāo

niánmíngguāngguīzhǎnwánchángzài

注释

固:本来。
会意:领会意境。
岂徒:不只是。
政:正。
丈人:对老年男子的尊称。
禅关:佛教修行者的隐居处。
绝壁:陡峭的悬崖。
近可掬:近得仿佛能捧在手里。
绣锦:精致的锦绣图案。
罄储粟:吃完存储的所有粮食。
近社:临近的社区或节日聚会。
酒酣:饮酒至醉。
颠崖:险峻的山崖。
高屋:高大的房屋。
佗年:未来某年。
展玩:展开欣赏。

翻译

福建的山峦本就多奇妙,领会意境只需一峰便足够。
不只是为了欣赏美景,更是想陪伴孤独的心灵。
老者隐居在禅意的关隘,门窗紧闭着秋天的翠绿。
屋檐下峭壁如画,秀美的景色近在眼前仿佛能捧在手心。
丹枫、黄花和白果,夹杂在枫树和橡树间的花草树木。
微云飘过,如同刚从画卷上展开的锦绣。
这位老人虽然贫穷却不忧虑,早晨的饭食仅够储备的粮食。
一只鸡召唤着邻近的社日,他以杯中的美酒为乐。
酒喝到畅快时,他起身舞蹈,外界的荣辱对他已无足轻重。
你家大儿子的画笔下,千山万壑都收入了细密的丝绸画布。
不妨描绘那险峻的悬崖,老树依傍着高大的房屋。
将来有一天,明亮的光芒回归,这幅画将长久地映入眼帘。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者在深山中的生活状态。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隐者的超然物外、自得其乐的心境。

“闽山固多奇,会意一峰足。”开篇即设定了一个神秘而富有个性的山谷环境,其中“一峰足”暗示着隐者对这片山林的满足和依恋。

“岂徒快登临,政欲伴幽独。”诗人不仅仅是为了攀登欣赏,而是真心想要在这宁静的环境中伴随着大自然,体现了一种超脱红尘、追求心灵宁静的愿望。

“丈人隐禅关,窗户闭秋绿。”这里的“丈人”指的是隐者,他选择了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进行禅修。窗外的“秋绿”则是对自然界中生命力顽强的一种描绘。

“檐间绝壁起,秀色近可掬。”诗人细腻地描写了山谷中的建筑物,其墙壁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显示出一种自然与人造和谐共生的美感。

接下来的几句“丹黄与白红,枫栎间花木。微云一过之,绣锦初脱轴。”则是对山中秋色、花木及天气变化的生动描述。诗人通过对这些景物的描写,不仅展现了自然美景,更透露出隐者内心的喜悦和宁静。

“是翁贫不忧,朝饭罄储粟。”这两句表明了隐者的生活虽然简朴,但他并不为此担忧,每日的基本饮食都能得到满足,从而也反映出一种对物质生活的超然态度。

“只鸡呼近社,笑傲杯中玉。”诗人继续描绘隐者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景,他甚至与家禽为伴,对于物质上的享受持有一种从容不迫的态度。

“酒酣自起舞,身外置荣辱。”在酒精的作用下,隐者忘却了世间的荣辱,自在地起舞,这是对心灵自由状态的一种写照。

最后几句“君家大儿手,千障入缣幅。何妨写颠崖,老树傍高屋。”则是在描绘隐者生活中的一些具体情景,如与世间的联系、书信往来等,但这些都不能打扰他的心灵宁静。

全诗通过对隐者的日常生活和内心世界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隐逸生涯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