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柏台边霜气冽,肯分春意到寒林
出处:《贽杨子裕中丞》
宋末元初 · 陆文圭
堂堂四世三公后,今日乘骢出案临。
坐上即时闻减乐,袖中虽暮不怀金。
官民乘访皆公论,狱卒平成有恕心。
古柏台边霜气冽,肯分春意到寒林。
坐上即时闻减乐,袖中虽暮不怀金。
官民乘访皆公论,狱卒平成有恕心。
古柏台边霜气冽,肯分春意到寒林。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堂堂:显赫。四世三公:连续四代都有担任过三公这样的高级官职。
乘骢:骑着白马。
出案临:出行处理公务。
减乐:减少繁琐的音乐仪式。
袖中:衣袖里。
暮:暗指深夜。
怀金:藏着金银。
官民乘访:官员和百姓来访。
公论:公正的言论或评判。
恕心:宽容之心。
古柏台:古老的柏树环绕的官署。
冽:寒冷。
肯分:愿意分享。
春意:春天的暖意。
寒林:寒冷的树林。
翻译
出自显赫四世三公的家族,今日骑马出行处理公务。立刻就听到减去繁文缛节的音乐,虽然衣袖里没有金银,但心中无私。
无论是官员还是百姓来访,都公正对待,狱卒执法也显宽容。
古柏台边寒气逼人,但他是否能将春天的温暖分给寒冷的树林呢?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末期诗人陆文圭的作品《贽杨子裕中丞》。诗中,作者以四世三公的世家子弟自比,表达了对杨子裕中丞的敬重和期待。他描绘了中丞出行的场景,强调了公正无私的品质,即使在严肃的司法环境中,也能体恤百姓,听取公论。结尾处,诗人以古柏台的冷冽和对寒林的春意寄寓希望,暗示杨子裕会像春天般带来温暖与公正。整体而言,此诗赞扬了官员的高尚情操和公正执法的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