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残春近忆郊坰,拟看梅花过小亭
出处:《舍弟季子郊居观梅有作因用其韵自嘲书以示之》
明 · 林大春
腊残春近忆郊坰,拟看梅花过小亭。
世态定须愁冷落,良工应已愧丹青。
风飘雪片衣犹湿,月拥芳魂睡欲醒。
却笑孤山林处士,未能闭户草玄经。
世态定须愁冷落,良工应已愧丹青。
风飘雪片衣犹湿,月拥芳魂睡欲醒。
却笑孤山林处士,未能闭户草玄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冬末春初郊外景色的欣赏与感慨。首句“腊残春近忆郊坰”点明时节转换之际,诗人回忆起郊野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怀念。接着“拟看梅花过小亭”一句,预想在梅花盛开之时,穿过小亭赏花的情景,充满了期待与欣喜。
“世态定须愁冷落”一句,诗人由自然界的更替联想到人世间的变迁,感叹世态炎凉,冷暖自知。接下来“良工应已愧丹青”,则表达了对艺术创作的反思,认为即便是技艺高超的艺术家,也难以完全捕捉和表达自然之美,流露出一种谦逊与自省的态度。
“风飘雪片衣犹湿,月拥芳魂睡欲醒”两句,运用生动的意象,描绘了冬日夜晚的景象:雪花飘落,寒风吹拂,衣物虽湿,但月光下的梅花似乎在朦胧中苏醒,展现出一种静谧而富有生机的美。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暗含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最后,“却笑孤山林处士,未能闭户草玄经”一句,借用了林逋(孤山林处士)隐居西湖孤山,以梅为妻,以鹤为子的典故,表达了对林逋未能完全摆脱世俗束缚,专心于学问的些许调侃与理解。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艺术以及人生哲理的独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