撇开烦恼惟寻乐,甘作人间一散民
出处:《六十自遣六首》
清 · 周在镐
虚度光阴六十春,无端暮景倏催人。
不堪白发飘萧态,依旧青衫落拓身。
漫赋招魂悲卫玠,恒思好客学陈遵。
撇开烦恼惟寻乐,甘作人间一散民。
不堪白发飘萧态,依旧青衫落拓身。
漫赋招魂悲卫玠,恒思好客学陈遵。
撇开烦恼惟寻乐,甘作人间一散民。
鉴赏
这首诗以深沉的感慨和自我反思为主线,描绘了诗人面对岁月流逝、年华老去的无奈与哀愁。首句“虚度光阴六十春”直接点明了时间的流逝,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追忆与惋惜。接着,“无端暮景倏催人”一句,生动地描绘了岁月不待人的紧迫感,仿佛暮色突然降临,催促着人们走向生命的尽头。
“不堪白发飘萧态,依旧青衫落拓身”两句,通过外貌的描写,进一步深化了对时光无情的感慨。白发的飘零和青衫的落拓,不仅象征着岁月的痕迹,也暗示了人生的落寞与孤独。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白发”与“青衫”、“飘萧态”与“落拓身”相对比,强化了时间对个体的影响。
“漫赋招魂悲卫玠,恒思好客学陈遵”两句,借用了历史人物的故事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卫玠是晋代美男子,因病早逝,陈遵则以好客著称。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友谊的渴望,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生命短暂的无奈和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
最后,“撇开烦恼惟寻乐,甘作人间一散民”两句,展现了诗人面对人生困境时的态度转变。他选择放下烦恼,寻找生活中的乐趣,甘愿做一个随性自在的人。这种态度既是对现实的一种妥协,也是对内心世界的一种释放,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自由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和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时间、生命、友情以及个人态度的深刻思考,具有较强的情感共鸣力和哲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