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谁似匡庐白居士,暮年华发洛阳仙全文

谁似匡庐白居士,暮年华发洛阳仙

纸窗低下火炉边,有底宜人意若便。
移疾何妨闲五日,放慵犹欲醉终年。
平生亲友怀天末,谈笑妻儿在目前。
谁似匡庐白居士,暮年华发洛阳仙

注释

纸窗:用纸糊的窗户,古时常见,透光而不透寒。
宜人:适宜、令人愉快。
移疾:古代官员以病为由请求辞职或休假。
谈笑:轻松交谈,指家庭和睦。
匡庐:庐山,白居易曾在此隐居。
白居士:白乐天,白居易的号,此处指代他的隐逸生活。
洛阳仙:形容白居易晚年生活如神仙般超脱。

翻译

坐在纸窗低矮的火炉旁,这里的生活舒适无比,如果可以就这样。
即使因病请假,不妨悠闲度过五天,慵懒的状态甚至想整年沉醉其中。
一生的朋友和亲人在远方挂念,眼前有妻子儿女的欢声笑语。
谁能像匡庐的白居士那样,晚年满头白发却如神仙般逍遥自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安逸而宁静的生活场景。"纸窗低下火炉边,有底宜人意若便",表达了诗人在温暖舒适的室内,享受着冬日的悠闲时光。这一幕营造出一种隐逸自得、远离尘嚣的心境。

接着的两句"移疾何妨闲五日,放慵犹欲醉终年",展示了诗人在病中也能保持一种乐观豁达的心态。即便是身体有所不适,也不过是一时之困扰,且愿意沉浸于此种悠然自得的状态,无需急于恢复,也无须过分忧虑。

"平生亲友怀天末,谈笑妻儿在目前",则写出了诗人对现实生活中的美好时刻有着深切的感受。即使是在生命的暮年,身边的亲人、朋友仍旧是他心灵上的依靠和慰藉。

最后两句"谁似匡庐白居士,暮年华发洛阳仙",则是一种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诗人将自己理想中的生活状态与古代隐逸之士相提并论,这里所谓的"匡庐白居士",是指东汉时期的隐逸者白夷甫,他以不仕而闻名于世。而"暮年华发洛阳仙"则是一种超脱尘俗、达观自在的人生境界。

整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描写,以及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流露出了一种安贫乐道、知足常乐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