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枝殊未稳,何日息飞鸣
出处:《送周袁州赴镇三首 其三》
宋 · 赵蕃
世乱离乡里,愚生后老成。
契笃冯翊幕,亲叙颍川盟。
薄厚宁同俗,死生无异情。
一枝殊未稳,何日息飞鸣。
契笃冯翊幕,亲叙颍川盟。
薄厚宁同俗,死生无异情。
一枝殊未稳,何日息飞鸣。
注释
世乱:战乱。离乡里:离开故乡。
愚生:平凡人生。
后老成:在战乱中度过晚年。
契笃:深厚的情谊。
冯翊幕:冯翊幕府(古代官署名)。
亲叙:共同叙述。
颍川盟:颖川的誓言(可能指地名或特定的盟约)。
薄厚:贫富。
宁:岂能。
同俗:相同世俗。
死生无异情:生死之间的感情没有差别。
一枝:比喻自己处境艰难。
殊未稳:难以稳定。
何日:何时。
息飞鸣:停止漂泊,安定下来。
翻译
时局动荡使我离开故乡,平凡人生在战乱中度过。我在冯翊幕府中结下深厚情谊,曾共叙颖川的誓言。
对待他人无论贫富,生死之交情深意重。
如今只有一枝独木难支,何时才能结束漂泊,安定下来。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所作的《送周袁州赴镇三首》中的第三首,表达了对友人周某在乱世中离乡任职的关切和深厚的友情。诗中首先描述了世道动荡,个人被迫离开故乡的境况,诗人自己也在岁月流逝中变得老成。接着,诗人提到与周袁州在冯翊幕府的深厚关系,以及他们曾在颍川结下的盟誓,强调了友情的坚定不移。
诗人进一步指出,面对世俗的浮沉,他们之间的感情不会受到外在影响,生死之交的情感超越了一般。然而,诗人也为友人的前途担忧,因为即使有这份深情,仕途的不稳定仍让人心生不安,不知何时才能真正安定下来。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既体现了对友人的牵挂,也展现了乱世中人与人之间珍贵的忠诚与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