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喧高疑外,曲韵楚琴中
出处:《咏霜朝城上乌》
唐 · 王拊
霜旦早晖通,城乌渐飏空。
声喧高疑外,曲韵楚琴中。
楼寒映晓日,竿迥噪朝风。
虽狎金墉上,犹畏虎贲弓。
声喧高疑外,曲韵楚琴中。
楼寒映晓日,竿迥噪朝风。
虽狎金墉上,犹畏虎贲弓。
注释
霜旦:指清晨霜冷之时。早晖:早晨的阳光。
城乌:城墙上的乌鸦。
飏空:飞向空中。
声喧:声音响亮。
高疑外:好像来自高远的天外。
曲韵:音乐的旋律。
楚琴:楚地的琴,这里泛指古琴。
楼寒:寒凉的楼台。
晓日:早晨的太阳。
竿迥:远处的竹竿,这里可能指旗杆或特定的高竿。
噪:嘈杂的声音。
朝风:早晨的风。
狎:亲近,嬉戏。
金墉上:金墉城上,金墉城为古代城池名,这里泛指城楼。
虎贲弓:勇士手持的弓箭,虎贲为勇猛如虎的武士。
翻译
晨霜透着曙光通亮,城头乌鸦渐飞向空旷。声音响亮如同在云外,曲调节奏又似楚琴悠扬。
寒楼映照着初升的太阳,高竿在晨风中声响叮当。
虽然在金墉城上嬉戏,但仍畏惧勇士的弓箭力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早晨的场景,诗人站在城上,观察到初冬的霜花在阳光下逐渐消散,而城上的乌鸦也随之飞起。诗中“声喧高疑外”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意境,而“曲韵楚琴中”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艺术追求和文化寄托。“楼寒映晓日”写出了清晨的冷冽以及阳光照射下的楼台,通过“竿迥噪朝风”描绘了早晨的静谧氛围。最后两句“虽狎金墉上,犹畏虎贲弓”则表达了诗人即便身处高处,也不敢轻视警卫森严的宫廷和权力。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特有的情感体验和审美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