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问柴桑计,萧条五柳枝
出处:《秋日閒居和张隆甫韵》
明 · 佘翔
青山吟谢眺,白马赋陈思。
却厌梧桐落,兼闻蟋蟀悲。
才心空自老,古调竟谁期。
若问柴桑计,萧条五柳枝。
却厌梧桐落,兼闻蟋蟀悲。
才心空自老,古调竟谁期。
若问柴桑计,萧条五柳枝。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佘翔的《秋日閒居和张隆甫韵(其一)》,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自我心境的抒发,展现了作者闲居时的寂寥与怀才不遇之感。首句“青山吟谢眺”借用了南朝文学家谢眺的意象,表达对山水自然的欣赏,同时也暗含了对往昔文人雅兴的追忆。次句“白马赋陈思”则引用了曹植的典故,暗示自己才华横溢却不得施展。
“却厌梧桐落”描绘了秋天落叶的场景,寓言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岁月蹉跎的无奈。“兼闻蟋蟀悲”进一步渲染了凄凉的氛围,以秋虫哀鸣衬托出诗人心中的孤寂。接下来,“才心空自老”直抒胸臆,表达了才情未展而年华已逝的感慨。
“古调竟谁期”流露出对知音难觅的惆怅,暗示了诗人渴望有人能理解并欣赏他的古雅之调。“若问柴桑计,萧条五柳枝”以陶渊明的隐居生活为寄托,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社会的疏离和无奈。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含蓄,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典故的运用,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怀才不遇之情。